6月5日,百色市田陽區百育鎮百育村農戶韋吉戰到地頭查看水稻長勢,做好田間管理工作。“采用綠肥壓青還田技術,耕地質量有了明顯的提升,化肥用量也減少了,早稻長勢不錯。”他說,家里10畝地長期實行水稻和蔬菜輪作,為改良土地的土壤質量,在農技人員指導下,去年11月開始種植苕子作為綠肥,實現用地和養地相結合。
田陽秉持“綠色高質”農業發展理念,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大力實施化肥減量增效示范項目,推廣綠肥壓青還田技術,采用“配方肥+增施有機肥”“配方肥+綠肥種植”技術模式,讓耕地“吃上”營養餐,以點帶面持續提高耕地質量,改善農田生態環境。經檢測,經過土壤改良后,當地每畝地化肥施用量減少約16%。今年,該區計劃完成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面積75萬畝。
該區組織農業技術員深入田間地頭,通過給土地“把脈”,對“癥”配方施肥,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提升耕地地力,構建綠色種養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目前,該區已建成5800畝的“配方肥+增施有機肥”示范區1個,建成1萬畝的“配方肥+綠肥種植”示范區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