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健康 >

三方協議落地引發連鎖反應?國產光刻機傳來好消息,塵埃落定了


(相關資料圖)

進入2023年后,拜登為了進一步打壓中國科技,實施了“兩步走”的新策略。第一步,老美積極游說歐洲、日韓以及印度等國家進入其聯盟,聯合多方力量,重拳圍剿中國芯。第二步,繼續加碼芯片限制,要求英特爾、英偉達以及AMD等美芯企業,對中企進行斷供。

毫無疑問,在老美的打壓下,尤其美、日、荷的三方協議落地后,對中國芯的發展制造了非常大的阻礙,沒有光刻機,就沒辦法生產出芯片。再加上美芯巨頭堵上了中企外購芯片的這條路,中國芯片企業腹背受敵,進退兩難。

在一定程度上,拜登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但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三方協議落地引發了連鎖反應。中國被逼上梁山后,我們的反制也開始了,除了把鎵和鍺限制出口外,國產光刻機也傳來了好消息,塵埃落定了!

在ASML公司和日企拒絕繼續向中國市場供應部分光刻機后,華為就被傳出麒麟芯片會回歸,而中芯國際會幫助華為代工芯片的消息。盡管目前官方還沒有給予回應,但數碼閑聊站作為業界知名的“爆料達人”,其信息來源的真實性還是有一定權威性的。那么問題來了,中芯國際也沒法繼續向ASML公司采購光刻機,如何為華為麒麟代工呢?

事實上,就算未來無法繼續采購ASML公司的光刻機,在此之前,中芯國際已經采購了不少ASML公司的光刻機了,而在美的施壓下,已經交付的光刻機很可能不能有售后支持,但至少未來3-5年內,光刻機的運行是不會有大問題的。

更重要的是,國產自研28nm光刻機,預計在2023年年底就能正式交付了,這個消息也得到了新華網的報道,可信度還是相當高的,上海微電子不負所望,一旦SSA/800-10W型號的光刻機交付,這就意味著,除了28nm芯片外,最高可以生產7nm芯片。對ASML公司、日企的依賴度也能降低,這一次咱們也能擁有主動權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這些年里,我國為了能夠快速實現國產替代,在光刻機的關鍵環節上,付出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支持,目的就是要盡快實現獨立自主。根據公開調研數據顯示,我國在芯片清洗領域,國產化率已經上升至34%。而在熱處理環節,國產化率則達到了40%。去膠設備的國產化率則高達90%,表現相當不錯。

全世界都認為,中國沒有辦法獨立的制造出光刻機,唱衰“中國芯”。但正因為如此,中企才會憋足了勁,正所謂“不蒸饅頭爭口氣”,就算是為了國家榮譽,中企也要奮力一搏。在過去,中國也經常被西方國家看不起,光伏、電動汽車、航空航天以及原子D等,外界都認為中國做不到。但事實證明,我們不僅能夠做到,還能做的更好!區區一枚芯片,又怎么阻擋住中國科技前進的腳步呢?

盡管中國芯片和美芯的差距依然很大,但只要給中國科技產業更多的時間,3年、5年或者10年,相信這場芯片之爭總會有結果,而中國最終會贏得勝利!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評論留言!

關鍵詞: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