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26日報道據德國《世界報》網站6月20日報道,歐盟委員會周一更新的數據顯示,近年來,由于工資上漲,德國經濟與其他歐盟國家相比已大幅失去競爭力。尤其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南歐經濟體,其在價格競爭力方面越來越接近德國。
在金融危機爆發前,德國與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臘等南歐國家在經濟上存在差距:德國經濟的競爭力遠遠高于南歐國家。
(資料圖片)
這方面最突出的標志是單位勞動力成本,危機國家的這項指標遠高于德國。單位勞動力成本是衡量某地競爭力的關鍵指標——至少在價格競爭力方面。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南歐的單位勞動力成本遠高于德國。
歐盟委員會編制的指數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德國在相對單位勞動力成本方面已經越來越接近南歐國家。
歐盟統計局的數據也表明,德國相對于南歐經濟體的競爭力在不斷下降。
意大利裕信銀行對這些數據所做的分析表明,自歐債危機以來,德國與西班牙等南歐國家之間的競爭力差距一直在穩步縮小。
分析報告的作者圖利婭·布科說:“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了這一事態發展。南歐國家裁員、生產力提高和工資受限都發揮了作用?!?/p>
布科指出,與此同時,德國的工資增速快于員工的生產力增速。在新冠疫情暴發前,競爭力的差距已經縮小一半。
最近,差距進一步縮小。主要原因是,德國不僅在失去絕對競爭力,也在失去相對競爭力。自2020年以來,各國的單位勞動力成本都在上升;畢竟,高通脹給低薪就業者帶來了格外沉重的經濟壓力。
在德國和法國,工資和單位勞動力成本最近的增幅遠超意大利和西班牙。
根據歐盟委員會的數據,自2020年疫情暴發以來,希臘的相對單位勞動力成本下降5%,意大利和葡萄牙的降幅接近3%,西班牙也下降1%。而德國的相對單位勞動力成本上升2.3%。
“單位勞動力成本的走勢與德國的整體經濟狀況吻合,”荷蘭商業銀行經濟學家卡斯滕·布熱斯基說,“德國已經大幅失去競爭力。近年來,危機國家實施了按規定需進行的結構性改革,而德國幾乎什么也沒發生。在默克爾時代,德國幾乎沒有進行任何提高自身競爭力的重大改革?!?/p>
這種趨勢在今年可能會繼續。“德國最新達成的工資協議表明,未來幾個季度,薪資上漲速度將比以往更快,”布科說,“這應該會進一步縮小德國與南歐國家之間的競爭力差距?!?/p>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