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年來,宜良縣滇米火車站社區面對轄區老舊小區聚集、基建設施老化、物業覆蓋率低、老年群體龐大等難題,依托百年滇越米軌文化,以火車為原型,構建“54321”工作體系,打造“初心駛者·紅動滇米”黨建特色品牌,啟動了一列黨建火車頭引領承載著惠民服務的“紅色專列”,走出了一條公眾參與、群眾認可的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之路。
黨建引領,“5大提升”把好組織建設“火車頭”。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縣委、縣政府的高位統籌下,滇米火車站社區于2021年12月成立。為充分發揮黨組織主陣地作用和服務功能,社區黨委創新實施提升支部組織力、提升支部統籌力、提升支部凝聚力、提升支部服務力、提升支部戰斗力“五大提升行動”,開展黨員教育培訓15次,組織6個黨支部黨員開展衛生清掃、反詐宣傳、普法工作等活動100余次,始終把準服務群眾這一“主車道”,真正實現將黨員干部的思想統一到服務上來,把黨員的精力引導到服務上來。
高效聯動,“4種模式”扣緊基層治理“專列廂”。構建“網格+清單+協商+共治”環環相扣的四種基層治理模式,建立社區六級網格聯動機制,將轄區劃分為6個網格片區、86個子網格,并依托社區“大黨委”建立需求、項目、認領“三張清單”120余項,與駐區單位簽訂共駐共建共治協議,將轄區84棟1731戶老舊小區列入整改范圍,不斷提升社區整體人居環境水平。同時,社區黨委還對關乎轄區民生項目、社區治理、物業服務、文化建設、公益活動等公共事宜,組織業主、居民召開協商會、院壩會8次,解決民生實事80余件,調解矛盾糾紛26宗。
暖心關懷,“3項工程”點亮銀齡服務“信號燈”。為讓轄區老年群體安享晚年,社區黨委充分發揮火車“信號燈”指引和照明功能,實施銀齡服務惠民、利民、樂民三項工程,打造“六大惠民平臺”、組建“幫幫團”和“銀齡互助隊”2支志愿隊伍,簽訂互助幫扶協議,制定“銀齡”服務套餐近30項,舉辦春節、端午等傳統節日活動5次,開設“道德講堂”“銀齡課堂”等特色課程24期,并邀請轄區老黨員、退休干部或有專長老人免費提供書法、繪畫、手風琴、花燈、舞蹈等教育課程,為廣大老年群體提供文化活動,不斷豐富“銀齡”群體精神生活。
綠美創建,“2條綠線”打造紅色專列“休息區”。為傳承百年三角梅文化,將縣花三角梅與百年滇越文化深度融合,規劃打造滇米火車站社區三角梅“綠色走廊”。截至目前,轄區范圍內已種植三角梅1000余株,為轄區群眾茶余飯后散步、娛樂、休憩、觀賞、健身、議事等提供了一個良好去處。同時依托“縣花提質工程”和“綠美社區”建設專項行動,打造“汐康園”口袋公園,并將轄區垃圾分類、衛生保潔、環境提升等納入“綠空間”建設,持續推動社區人居環境提升等工作。
啟程遠航,“1個站點”承載夢想駛向“前方站”。將紅色文化與百年滇越有機融合,打造社區“新生站”展覽館,將積極協調謀劃打造宜良新“網紅景點”,在黨建“火車頭”的引領下,領跑社區發展“和諧號”,承載群眾夢想奮力駛向“前方站”。
云南網通訊員?石富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