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IT之家 7 月 2 日消息,今天,國內規模最大新能源跨長江輸送通道 —— 江蘇泰州鳳城至無錫梅里 500 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投運。工程投運后,可以提升江蘇境內新能源過江輸電能力約 30%,最大年送電量超過 260 億度,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1000 萬噸。
據新江蘇?中國江蘇網報道,鳳城至梅里 500 千伏輸變電工程是我國電力“十三五”規劃重點項目。工程建設歷時近三年,新建了 2 座 385 米世界最高的輸電高塔, 跨越長江檔距 2550 米,線路總長 178 公里,總投資超 15 億元 。工程建設期間,首次采用鑄鋼節點、環狀鋼骨構件、特強鋼芯鋁合金絞線等新技術、新材料,創下了組塔抱桿高度等五項行業內世界紀錄,整體工程實現了百分百中國造。
該工程的建成投運,將提升江蘇境內 30% 的過江輸電能力, 預計最大年送電量超過 260 億度 ,相當于一個中等城市一年的用電量,為長三角地區夏季電力供應提供堅強保障。同時,該工程也將有效解決江蘇區域經濟發展特征明顯,南北能源結構存在一定差異的問題。目前,江蘇 99% 的風電和 67% 的光伏發電分布在蘇北地區,但長三角的用電負荷主要集中在長江以南。建設跨江輸電通道,可以連接起長江兩岸的清潔能源生產基地和用電負荷中心。
據悉,該工程在長江南岸的落點位于無錫境內。“5 月份,無錫市全社會用電量達到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 %,高于全省平均 個百分點。”國網無錫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吳威介紹,該工程可以將蘇北的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送至無錫,并輻射至蘇州、常州等蘇南中心城市,有效保障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此外,該工程還將促進大規模海上風電等清潔能源高效消納, 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約 1000 萬噸 。工程助力新能源占比逐漸提升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讓資源在更大范圍得到優化配置,為長三角能源一體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