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FESCO與清華大學聯合舉辦“構建幸福企業,共筑美好生活——2023中國幸福企業論壇”。在論壇上,FESCO攜手清華大學首次向社會公開發布《2022幸福企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通過質性、量化的研究,得到了員工心中衡量幸福企業的6個維度,詳細闡述了共筑幸福企業的3個角度,給出了構建幸福企業的6個建議,既推動建立行業幸福企業標準體系,又有助于提升企業整體幸福感。
建設幸福企業能夠最大程度上兼顧企業的經濟利益和員工幸福需要。企業經濟發展與員工身心健康齊步走,正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并實現共同富裕的題中之意。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彭凱平在論壇的演講中表明,幸福企業是療愈心理創傷、擁抱未來生活十分重要的積極心理力量。《報告》通過對各行業員工進行深入調研,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幸福企業的內涵理解與外部延展。關注FESCO Pro公眾號可下載《報告》全文。
幸福企業的衡量維度
(資料圖片)
那么,該從哪些維度來衡量一家企業為幸福企業呢?2021年,FESCO與清華大學聯合歷時3個月,以獨創性的研究通過實地訪談多家企業,形成了51萬字訪談稿,共收回1223份有效問卷,經過專業的分析,最終在《報告》中提出了當今時代下員工在企業中幸福的六大維度,分別為:個人發展與成長議題、企業實力與發展、人際氛圍、福利待遇、員工情感體驗、員工工作體驗。
這項調研結果對企業具有重大意義,企業需要認識到構建幸福企業和提升員工滿意度之間的密切關系,不可將二者割裂開來,重視員工的個人發展和成長、情感體驗和工作體驗,并且著重提升企業實力與未來發展、人際氛圍和福利待遇,踐行以人為本的發展思路,切切實實讓員工感到更幸福。
三個角度共筑幸福企業
01 員工心中的幸福企業
幸福感作為一種積極且健康的心理體驗,會對員工的行為和態度產生直接影響,進而對組織的生存與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什么是員工心中的幸福企業?《報告》中明確了員工心中幸福企業的重要因素,排名前三的分別為企業硬實力、人文環境及員工關懷、企業社會責任與愿景,其中企業硬實力是幸福根基,人文環境是“幸福光環”。
《報告》中還提到不同年齡段人群對“幸福企業”因素排名會有所差異,其中職場新人更加看重企業的實力,職場老手則更加注重體驗。此外,人們對于“幸福企業”的構想,與他們所處的企業本身的性質也有著密切的關系。
02 重視員工選擇企業的初心
員工選擇一家企業的“初心”也是幸福企業構建的重要參考。《報告》中提到,人們最初選擇一個企業時,會綜合考慮工作本身的因素和企業所能提供的因素。工作本身的因素包括是否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待遇、是否穩定、是否可以長期發展。企業因素方面,包括企業品牌形象、企業發展前景等。其中,對于工作穩定有保障、企業薪資福利待遇好這兩個因素的選擇占到了 29.5%,占將近三分之一。
企業在吸引人才時,可以從人才所看重的各大因素入手,給員工提供一份長期、有保障、 穩定的職業,并給予有競爭力的薪酬,同時不斷增強自己的軟實力,打造企業品牌形象和知名度,規劃企業發展時更有前景意識。
03 了解造成員工流失的原因
人才流失不僅會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也會影響整個團隊的工作氛圍,不利于企業的良好發展。關于該如何減少人才流失,《報告》顯示個人因素和企業環境同等重要。從個人因素及獲得角度來看,24.3%的員工選擇了在企業的工作穩定且薪資待遇良好因素;從企業整體角度來看,接近20%的員工將企業人文環境及人際關系作為選擇留在企業的因素。
《報告》中提到,不同職級、學歷、性別差異等因素對于員工忠誠度有著不同程度地影響。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從業工作超過10年的工作穩定性較高、忠誠度較好的員工對自己的工作更加熱愛,并更加認同企業所倡導的文化與愿景,同時也更認同企業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高學歷員工會更看重當下工作是否能夠發揮自身長處,對他們來說不斷尋找興趣點是保持對工作熱情,減少職業倦怠的重要因素;在性別差異上,進入一家企業后男性更看重在待遇和未來職業發展上的潛力,而女性則更傾向于留在人文氛圍好、人際關系輕松簡單的環境中。
六個“奔向幸福”的建議
從總體調研來看,影響企業幸福感最突出的三大問題為“薪酬不夠滿意”、“跨部門項目推進困難”和“工作量大,加班多”。提升企業幸福感的三大改進措施為“福利待遇水平進一步提升”、“內部員工職責劃分應更加具體”和“晉升機制還需規范”。《報告》中提出了具體的6大改進建議:
福利待遇是王道,女性需求需重視。從調查來看,薪酬水平最受員工關注,是影響幸福感的關鍵因素。因此,幸福企業的打造要逐步提升員工的薪酬水平,尤其是提升女性員工的福利待遇水平,為女性創造更多晉升機會。
職責要明,內卷才停。在競爭激烈的工作環境中,員工職責劃分不具體還可能進一步加重公司內卷的情況。因此,建議企業明確崗位的職責劃分,讓員工有更加清晰的工作目標,避免內卷。
年輕人要走得更遠,資深職場人要走得舒適。企業制定規范的晉升機制能提供擴展經驗、技能的職業發展路徑,營造積極的工作氛圍,是幸福感的重要來源。因此,企業要建立良好的晉升機制,實現能力和職位的匹配,增強員工的獲得感和價值感。
4)剛柔并濟,要做就做快樂的搬磚人。《報告》建議企業注重人文關懷,營造和諧溫馨、互信互助的氛圍,加強對員工職業發展潛力的開發,助力員工實現個人價值與理想。
5)凝聚團隊,讓跨部門默契加倍。《報告》建議企業清晰劃分員工職責,創建良好的溝通氛圍,通過有效的激勵手段和團隊建設工作提升團隊的凝聚力。
6)合理安排加班,卸下打工人不可承受之重。《報告》建議讓員工的工作量處于可承受的范圍內,減少加班,減輕員工的工作壓力,激發和保持員工的活力。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是經濟的基本細胞,具備強大的主觀能動性,是人民幸福、共同富裕的具體實踐者和貢獻者,理應通過自身優勢,心懷社會,著眼長遠,通過踐行企業價值,和時代發展同頻共振,助力共同富裕邁上新的臺階。打造幸福企業對于促進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有著重大意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