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經濟 >

守護老百姓“腳底下的安全”,虹口樣本來了|焦點滾動

近期,上海市委依法治市辦向社會發布了2022年度上海市法治建設優秀案例征集評選活動的結果,《探索推進司法執行新機制 服務保障上海舊改征收工作》等十大優秀案例脫穎而出,其中虹口區檢察院《公益訴訟打通窨井蓋治理堵點 建構“腳底下安全”長效防護網》獲評“2022年度上海市法治建設十大優秀案例”。

一起來看看吧~


(資料圖)

2021年初,區檢察院接到反映,本區窨井蓋修復不及時問題突出,對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造成較大隱患。為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區檢察院充分運用公益訴訟檢察督促之訴和協同之訴的制度功能,通過聯合現場調查、制發檢察建議、搭建研商平臺,實現涉案窨井蓋的及時修復,共商類案治理方案。此外還牽頭制訂了區域窨井蓋治理協作意見,形成窨井蓋治理長效機制。

個案辦理要突破兩個難題,確定窨井蓋的第一責任人和監管部門。現實中,許多窨井蓋無法通過外觀識別權屬,檢察官現場走訪查看窨井蓋纜線上的標識,通過窨井蓋所處的位置鎖定產權單位。對于仍有問題的,邀請相關單位、行政機關共同到場,當場翻檢勘驗,現場確定權屬。

然而窨井蓋監管部門涉及建管委、綠化市容等行政機關,馬路上、小區內、綠化帶里的窨井蓋分屬不同的監管部門,屬于典型的多頭管理問題。有關窨井蓋的法律規范多達數十部,區檢察院分類梳理,將監管職責歸類為缺損窨井蓋的通知、安全警示、代履行修復等職責。與行政機關進行充分溝通,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形成治理合力。

督促之訴、協同之訴,合力治理。在推動個案問題解決的同時,區檢察院將目光放在類案治理和長效機制建立之上:組織包括監管部門和產權單位在內的21家單位共商區域窨井蓋治理。

為了守護老百姓“腳底下的安全”,21家單位齊聚檢察院,圍繞在辦案中發現的窨井蓋權屬不清、養護問題發現不全面、行政監管多頭管理、互通機制不暢、窨井蓋修復標準不一等十幾項問題進行了系統探討。

區檢察院、區建設管理委、區綠化市容局、區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區城運中心共同會簽

由區檢察院牽頭推動五家單位會簽《關于加強和完善窨井蓋治理協作配合工作的意見》,填補了上海窨井蓋治理相關規范性文件的空白,為未來的地方立法提供參考。

以數字化賦能,提供“虹口樣本”。區檢察院與虹口城運中心相互借力借智,以大數據賦能,實現城市智能管理和法律監督有機融合。精準定位長期未得到修復的數十處問題窨井蓋,并實現全區排摸、系統治理,達到“1+1>2”的效果,實現對窨井蓋問題的全鏈條、全流程的治理。

未來,區檢察院將積極踐行公益訴訟工作“上海模式”的理念,繼續打造具有創新引領作用的標準之訴、制度之訴,形成“虹口方案”“虹口樣本”,力爭在法治建設上取得新的更大成績,助力更高水平的法治上海建設。

關鍵詞:

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