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易提示
1.最近市場走的還是挺謹慎的,但是昨日,A股震蕩走強,成交額為8338.8億元。盤面上,券商、地產等板塊崛起,超導概念大跌,法爾勝等多股跌停。北向資金凈買入5.43億元,隆基綠能獲凈買入9.29億元居首,中國平安遭凈賣出2.74億元最多。值得一提的是,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將中國股市評級從“超配”調整至“標配”。報告指出,近期投資者可能會抓住此前刺激政策預期所帶來的行情,暫時獲利。政策支持措施可能會逐步出臺,但股票持續上漲仍需要更多支撐。不同于摩根士丹利的觀點,高盛表示,相對于市場低迷的預期,政治局會議中的政策可以被視為一種上行驚喜,預計MSCI中國和滬深300指數未來12個月價格回報分別為9%、15%。國內券商分析師也認為,當前A股處于較低位置,仍是具備較高投資性價比的資產。
2.港股成交1011.62億港元。盤面上,有色、消費、能源股走弱,百威亞太跌4%;新能源汽車、醫藥、內資券商股上漲,蔚來漲近8%。南向資金凈買入34.21億港元,騰訊控股獲凈買入4.87億港元居首,匯豐控股遭凈賣出2.99億港元最多。
(資料圖)
3.公募基金重倉股半年報陸續出爐,知名基金經理增減持情況浮出水面。葛蘭增持藥明康德、佛慈制藥、恩華藥業等多只醫藥股;蔡嵩松減持芯原股份;趙曉東減持樂鑫科技。
4.中信證券公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控股子公司華夏基金總資產人民幣171.88億元,總負債人民幣49.57億元;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7.11億元,凈利潤10.75億元,綜合收益總額11.08億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華夏基金母公司管理資產規模為18016.65億元。
5.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備案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當月新備案的私募證券基金產品總量為795只,創下年內私募發行新低。雖然產品發行遇冷,但私募卻紛紛看好后市,堅定當下是市場底部的判斷。
6.頭京東發力基金銷售端。京東APP上線基金購買入口,上面基金種類齊全,采用和其他互聯網平臺類似的貨架式陳列設計。不僅如此,京東APP還嵌入財富號和基金投顧等衍生業務,目前已有華夏基金、南方基金、嘉實基金等頭部公募入駐。
二、慧眼識基
“牛市旗手”回歸,市場情緒急速升溫,地產板塊強勢緊跟,就連在“底部掙扎”的醫療也“滿血復活”。從昨日主力資金流向上看(按申萬二級行業計算),證券、房地產開發分別流入58.51億元、36.67億元。從近5日資金流向看,這倆細分行業也是“吸金大戶”,分別凈流入355億元、153億元。券商ETF(159842)場內價格最高漲超4%,刷新今年以來新高,收漲3.50%,全天成交額1.09億元;資金面上,申萬二級證券指數獲主力資金凈流入58.51億元,位居所有申萬二級行業首位,同時板塊成交額達954.19億元,同步居首。拉長時間看,證券II近5日獲主力增倉355.03億元,近20日獲增倉481.04億元,均位于所有申萬二級行業首位。
券商ETF(159842)跟蹤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399975.SZ),截至8月3日,該ETF近5個交易日漲12.54%,近20日漲19.08%,今年以來漲21.08%。
三、宏觀產業
房地產行業大消息不斷。鄭州市發布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15條具體措施,落實“認房不認貸”政策,暫停住房限售。鼓勵在鄭各商業銀行依法有序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引導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穩定居民消費預期。
廣東省印發《關于以制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措施》,支持外商投資新開放領域。深入實施新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加快推進制造業領域開放舉措落地見效。另外,加快推動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放寬市場準入,支持推進廣州南沙開展市場準入和監管體制機制改革試點,推動在電信、金融等生產性服務業領域實現更大力度開放。
全國知名民企助力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高端峰會開幕式在沈陽舉行,總額634億元的24個民營企業投資項目集中簽約,涵蓋新能源、高端裝備等十余個領域。
“室溫超導突破”真偽引發關注。韓國量子能源研究所研究團隊公開在常溫常壓條件下制造超導物質“LK-99”的論文后,韓國超導低溫學會經過科學研判后得出結論,認為“LK-99”不是超導體,因為實驗材料沒有表現出“邁斯納現象”。
蘋果2023財年第三季度每股收益1.26美元,預期1.2美元;營收818億美元,預期816.86億美元;凈利潤198.81億美元,預期187.45億美元。第三財季iPhone營收396.7億美元,預期398億美元。iPad營收57.9億美元,預期63.3億美元。Mac營收68.4億美元,預期63.7億美元。可穿戴設備、居家、周邊營收82.8億美元,預期83.8億美元。服務營收212.1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預期207.7億美元。iPhone和Mac等所有硬件設備安裝基數創歷史新高。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基金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