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幾乎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調味品。
尤其是在吃面條、餃子這類面食更離不開醋,或是火鍋蘸料里、涼拌菜里,加入少許的醋都是喚起味蕾的重要道具。
醋的品類五花八門,陳醋、米醋、白醋、黑醋、水果醋、小麥醋.....風味也各不相同,有時在用法上也有所差別。
【資料圖】
不過,近些年來對于醋的功效討論也越來越多:軟化血管、防癌抗癌等等。那么真是如此嗎?十幾塊錢一瓶的醋居然有這么大的作用?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講講關于吃醋的那些事~
01
醋的好處,原來這么多
醋的靈魂就是酸味,在吃飯時加入少許的醋,與其他味道相撞也就別有一番風味。
中醫(yī)認為,食醋有活血止血、散瘀止痛、除濕、殺毒等功效。
? 醋能更好保留食物的營養(yǎng)
①保護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在酸性條件下比較穩(wěn)定,不容易被破壞。
②如果要吃油炸、烤肉這種不太健康的食物,料汁里加些醋,可以借它的還原效果消除一點油脂氧化產物帶來的壞處。
? 醋能輔助防治高血壓
吃飯的時候蘸醋,總覺得入口的食物口感層次更豐富,這是因為在醋酸味的對比之下,食物原本的咸味會變得更明顯。
如果要改善重口味飲食,嘗試吃飯時加些醋,就能讓你不知不覺減少鹽的攝入,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治高血壓。
? 醋能延緩餐后血糖水平
醋有一定的輔助降低餐后血糖作用,但有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作用僅限于和高GI食物(白饅頭、白面包、白米飯等)一起食用,對低GI食物(比如燕麥、粗糧等),效果不明顯。
? 醋能增強中藥療效
醋制是中藥炮制中重要的炮制方法,可以改變藥物的理化性質,降低其毒性或副作用,并可矯味矯臭,增強藥物的療效,確保臨床用藥安全有效。
醋味酸苦、微溫,入肝經,具有收斂、解毒、行水、散瘀、止痛等作用,故醋制法多用于疏肝解郁、散瘀止痛、攻下逐水的藥物。
02
醋的“神奇功效”是真的嗎?
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主要作用是調味,但是你知道嗎,在歷史上,生產食醋最初的目的是藥用,幾個世紀以來它都被人們用作食品防腐劑、家用消毒劑等。比如谷物醋里就含有有機酸、天然酚類等活性成分,被證實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抗菌等作用。
但近些年出現(xiàn)的一些關于醋的言論讓人真假難辨。
? 喝醋能軟化血管?
一般來說,血管硬化指的是血管內的粥樣斑塊形成,血管彈性降低。可是,我們吃進去的醋不會直接進入你的血管,因此吃醋能軟化血管的說法并不科學,也不準確。
想要預防血管硬化最主要的方式是控制血脂,合理飲食。少吃高膽固醇、高熱量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及纖維素的食物,也要注意補充鉀、碘、鉻等微量元素,少吃多餐,禁煙酒。
? 魚刺卡喉可以喝醋緩解?
這個方法是絕大部分人的共識,就連身邊的長輩們也是這么認為的。但事實上這個做法并不科學。
魚刺被軟化需要在醋里長時間浸泡,而我們喝下去的醋與魚刺接觸的時間極短,根本來不及軟化。而且大量喝醋不僅對取刺無益,還有可能造成咽喉黏膜損傷,從而加重水腫和出血,加重傷口疼痛,影響愈合。
若不小心被魚刺卡喉,最科學的做法應該是及時用鑷子夾出,如果自己沒法操作,需要到醫(yī)院請專業(yè)醫(yī)生處理。
? 多喝醋能減肥?
有日本的研究者用糙米發(fā)酵而成的黑醋,做了動物實驗和初步的人體研究后得出結論,黑醋中的成分有可能用于控制肥胖。
這個結果讓人振奮,但還不能太早蓋棺定論。由于是短期實驗且產品單一,想要評估和證明醋對脂質代謝和肥胖的影響,還需要更深入、更長期的臨床試驗。
再者,市面上很多水果醋或其他醋飲料里往往添加大量糖,如果出于減肥目的長期喝醋,只會額外增加熱量,讓肥胖機會大增,適得其反。
醋的成分通常為醋酸,鈣、鉀、氨基酸、琥珀酸、葡萄酸、蘋果酸、乳酸、B族維生素等,其含量根據(jù)所用原料和制作方法有所差異。
盡管含有多種營養(yǎng)成分,但因為食用量較少,因此可以忽略其作為膳食中主要營養(yǎng)素的供給和對健康帶來的直接健康效益。
說到底,醋的重要作用還是調味。
03
挑醋,學會“三看”
? 看配料標準
購買食醋的時候,先看總酸數(shù)值,總酸數(shù)值要≥3.5克/100毫升,如果是香醋和陳醋,總酸一定在6克/100毫升以上。若小于這一標準,說明是品質比較一般的甜醋或調味汁。
接下來看產品標準號,如果是食醋的話,要選產品標準代號為GB/T18187的產品,GB是國家標準,T是推薦,18187是食醋的標準。
如果是陳醋,可以選用山西地理標志產品的標準GB/T19777,也可以選用國標的GB/T18187。
香醋的話,最好認準產品標準號GB/T18623,以及固態(tài)發(fā)酵的產品類別。
? 看類別
醋的類別,大概分為固態(tài)發(fā)酵和液態(tài)發(fā)酵。
固態(tài)發(fā)酵食醋是采用糧食發(fā)酵,發(fā)酵時間長,醋的香味濃,營養(yǎng)價值高,因此日常生活建議挑選固態(tài)發(fā)酵食醋。
液態(tài)發(fā)酵,一般都是以糧食、水果為原料,液態(tài)發(fā)酵食醋通常顏色較淺,色澤清透,烹飪中不影響菜色。
? 看外觀,搖瓶子
醋的顏色既有棕黑,也有濃褐,既有淡淡的琥珀紅,也有接近透明的無色。無論哪種顏色,看起來都應澄清光亮,無污濁感。
但是醋發(fā)酵的時間越長,產生的氨基酸與風味物質越多,因此在搖晃后泡沫會產生的更多,更豐富,所以搖晃后起來的泡沫多且持久地不退的食醋質量會更好。
市場上的醋,“酸”得各有特色,我們可以根據(jù)口味和烹調目的不同各取所需。例如烹飪時可以用陳醋或米醋,做涼拌菜可以加入白醋,吃面食可以用餃子醋或涼拌醋等等。
提醒:本文為醫(yī)學科普,供讀者參考學習,中醫(yī)看病需辨證論治,如有不適癥狀,請及時前往醫(yī)院就診。
來源:新浪新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