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學散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神思
黃賓虹
作畫須楮墨之外別有生趣,趣非狐媚取悅,須于蒼古之中寓以秀好,極點染處見其清空。
心手兩忘,筆墨俱化,氣韻規(guī)矩,皆不可端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渭大而不可效之謂神。逸者,軼也,軼于尋常范圍之外,如天馬行空,不受羈絡為也。亦自有堂構窮窕,禪宗所謂教外別傳,又曰別峰相見者也。
黃賓虹《嶺下閑眺》
畫有六法,而寫意本無一法,妙處無他,不落有意而已。世之目匠筆者、以其為法所礙,其目文筆者,則又為無法所礙。此中關捩,須一一透過,然后青山白云,得大自在,一種蒼秀,非人非天。不然者,境界雖奇,作家正未肯耳。然亦未可執(zhí)定一樣見識,以印板畫譜甲乙品題。
昔人夢蛟龍糾結,便工草書。
王遜之每得一秘軸,閉閣沉思,瞪目不語,遇有賞會,則繞床大叫,拊掌跳躍,不自知其酣狂。
黃賓虹《溪山》
惲正叔言,古今來筆墨之齟齬不能相入者,石谷則羅而置之筆端,融治以出,神哉技乎!
作畫于搦管時,須要安閑恬適,掃盡俗腸,默對素幅,凝神靜氣,看高下,審左右,幅內幅外,來路去路,胸有成竹,然后濡毫吮墨,自然水到渠成,天然湊泊。
昔人語:畫能使人遠。非會人心,烏能辨此?子久每欲濡毫,則登高樓,望云霞出沒,以挹其勝,故其所寫逸趣磅礴,風神元遠,千載而下,猶足想見其人。有沈石田,董玄宰俱自子久出,秀韻天成,每于深遠中見瀟酒,雖博宗董巨,而美和清淑,逸群絕倫,即云林之幽淡,山礁之縝密,不能勝。當時松雪雖為前輩,惟以精工佐其古雅,第能接軫宋人,若其取象于筆墨之外,脫銜勒而抒性靈,為文人建畫苑之幟,吾于子久之間然矣。
黃賓虹《山水冊之一》
古人真跡有章法,有骨力,有神味,元氣磅礴超凡入化,神生畫外者為上品;清氣浮動,脈正律嚴,神生畫內者次之。
張浦山述李營丘《山陰泛雪圖》曰:以平淡為雄奇,以淺近為深奧。
梅道人深得董巨帶濕點苔之法,每積盈篋,不輕點之,語人曰:今日意思昏鈍,俟精明澄澈時為之。
黃賓虹《山水冊之二》
山水蒼茫之變化,取其神與意。元章峰巒,以墨運點,積點成文,呼吸濃淡,進退厚薄。
無一非法,無一執(zhí)法。觀米字畫者,止知其融成一片,而不知條分縷析中,在在皆有靈機。
石谷無聊酬應,亦千丘萬壑,布置精到。麓臺晚年專取筆力,大率任意涂抹,置畦徑物象于不問。石谷之偏,神不勝形。
黃賓虹《山水冊之三》
特別聲明:本文為網易自媒體平臺“網易號”作者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網易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