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的荊楚大地,屋外熱浪陣陣,位于湖北省沙洋縣的湖北荊品油脂有限公司的廠房內也是一片熱鬧景象:全自動一體化榨油設備開足馬力運轉,一壺壺菜籽油,在生產線末端封包、裝箱、上車,發往全國各地……
【資料圖】
這是沙洋瞄準“一朵花”“吃干榨凈”的發展縮影。被譽為“中國菜籽油之鄉”的沙洋,是全國油料產業帶核心區和湖北最大的優質油菜生產區。手捧“金娃娃”,沙洋聚焦做大做強油菜全產業鏈,向科技要生產力,推動制種、種植、深加工和農旅開發等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油菜花正成為當地高質量發展的“致富花”。
“今年,全縣油菜種植面積達到73萬畝,位居全省首位?!鄙逞罂h種子管理局局長李士磊說,其中營養價值高、種植效益好的高油酸油菜品種,種植面積從3年前不足2000畝發展到現在的21.7萬畝。
最近幾年,瞄準“種得好”,沙洋縣與華中農業大學傅廷棟院士團隊合作,建設高油酸油菜種子繁育基地1000畝,不僅為當地提供優質種子,還遠銷其他油菜種植優勢區。
通過建立“企業+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沙洋縣整片推行供種、供肥、機播、防治、田管、機收、訂單收購“七統一”模式,不斷提升農民種植的積極性。
在沙洋縣李市鎮鄧洲村,種了40多畝高油酸油菜的胥順勇說:“我們是企業訂單種植,銷路不愁。每斤油菜籽政府補貼0.33元、企業補貼0.33元。畝均增收超過300元。”
不僅要“種得好”,還要“產得好、賣得好”。為讓高品質的高油酸菜籽油香飄全國,沙洋縣把龍頭主體培育作為重中之重,堅持市場化發展,實行產業鏈鏈長制,打造產業集群。
明確“一名縣級領導、一家龍頭企業、一個牽頭部門、一套支持政策、一個工作專班”的服務體系后,沙洋縣已累計建設規?;a基地、精深加工、智慧農業與科技創新平臺等項目32個。全縣目前已形成以龍頭企業為牽引、年加工能力可達45萬噸的菜籽油產業集群。
沙洋縣縣長李莉麗說,從“一粒種”到“一朵花”、再到“一壺油”,全縣油菜產業鏈綜合產值已達30億元。
近年來,當地對油菜的認識也逐步提高,從油用為主,轉為油用、菜用、花用、蜜用、飼用、肥用等多功能綜合利用方向,實現“一花引得萬花開”。在沙洋,油菜花帶動全域農旅融合及江漢運河旅游示范帶建設,帶活鄉村經濟發展。
近年來,沙洋縣油菜花景區的農家樂經營主體穩步增加,從2008年的30家發展到目前的400余家,平均每家年收入超3萬元。沙洋縣文旅局局長李天明說,每年油菜花節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的特色體驗活動,將賞花游與民俗文化、農耕體驗、研學民宿相融合,游客超過100萬人次,將“美麗顏值”轉化為“經濟價值”。
沙洋縣委書記陳威介紹,未來當地將依托油菜花種植優勢,持續推進“油菜種植+生態旅游+油菜深加工一體化”發展路徑,叫響沙洋“油菜花?!逼放?,助力縣域更強、鄉村更美、農民更富,讓油菜花成為美麗的“致富花”。(閆睿 黎昌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