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家庭服務平臺天鵝到家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服務保障報告》顯示,期內整體服務用戶數130.6萬人次,累計接收用戶評價14.7萬余次,其中四星以上好評率91.5%。保險數據看,保險理賠申請數量4000余次,理賠金額197萬余元。一連串數字是天鵝到家的季度成績單,也是家政平臺對用戶、勞動者服務保障的重要體現,而保障,也是推動家政行業發展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
不久前,天鵝到家品質服務盛典暨“天鵝之星”年度優秀勞動者頒獎典禮上,天鵝到家創始人兼CEO陳小華曾表示:“通過多年的發展,家政行業已經呈現出越來越職業化的發展趨勢,從業者的素質水平越來越高,家政從業服務意識逐漸的加強,在助力提升家政服務的專業化與品質方面,我們還將嘗試新的運營手段,從勞動者自身出發,提升專業技能等綜合維度考核,提供更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給他們提供更完善的勞動保障。”
破題服務難點
(資料圖片)
大市場、大前景是外界對家政行業的宏觀描述,不過伴隨著巨大市場空間的是行業復雜的難題:服務單元規模小、分散、服務千差萬別難標準化,且勞動者缺口較大等等。如何化解這些難題,也成為家政企業們突圍的重點。
作為成立時間較早的天鵝到家,其近9年的實踐已經為行業帶來改變。從源頭的專業化技能指導、服務中支持到保險保障,平臺搭建了較為完備的家政賦能體系。
為幫助勞動者更好地家政就業,天鵝到家平臺已建設勞動者技能提升、職業發展的指導體系,幫助來自鄉村等地的家政勞動者通過學習向專業化進階。勞動者上戶后,平臺會對服務跟進、給予支持。服務期間,當雇主與家政勞動者遇到任何相關問題,會有工作人員溝通協助。平臺還為每一筆訂單上了家政服務保險,從人身安全、物品損失等方面,對家政服務給予保障。
不僅如此,為了提升家政從業者的職業感與榮譽感,天鵝到家從2020年開始,發起并持續升級“天鵝之星”優秀家政勞動者評選和“鵝寶計劃”國內首個家政勞動者子女教育幫扶項目,在職業賦能、住宿、教育幫扶等多方面提供支持。
“不僅僅是天鵝到家,希望更多的平臺企業都參與進來,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進來,這些家政勞動者是非常可敬的,我們不僅要關注他們就業,還要幫助他們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陳小華說。
行業階段性進階
從個體服務到行業,陳小華總結天鵝到家的實踐助力了家政服務標準化--數字化--職業化的三個實質性、階段性的進階。
用陳小華的話說,推動服務的標準化是在解決“行業良心”的問題,比如要有體檢報告、要有背調、每一單要投家政服務保險、保障阿姨的每一分該得的收入能正常的結算等,“先把這個行業帶到有良心階段,能做出一些底線的承諾。”
其次,天鵝到家全力推進全流程的數字化來提升行業服務效率和品質,搭建包括勞動者身份認證、供需匹配、面試、保險、售后管理等在內的家庭服務數字化基礎設施,加速業務數字化轉型升級。
進入到第三個階段,解決的是勞動者職業化發展的問題。事實上,在天鵝到家的企業愿景中,廣大的家政服務人員是與客戶同樣重要的主體。陳小華介紹,“天鵝到家”這個名字本身就蘊含兩層美好的寓意:“我們希望每一位用戶的生活是優雅、是從容的,我們希望每一位家政勞動者都能變成白天鵝。”也因此,自創立開始,“幫助千萬人就業,為億萬家庭服務”一直是天鵝到家的發展愿景。
業內人士認為,天鵝到家依托家政勞動者職業進階、勞動者定級體系、權益保障、天鵝之星服務標桿等方面的不斷完善和推進,筑起了專業、品質服務護城河。讓勞動者不僅勞有所獲,而且更要讓他們擁有更長遠穩定、專業有保障的職業,這就是天鵝到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