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觀察 >

女知青嫁給農(nóng)村小伙,4年后,小伙才得知岳父身份不一般|天天滾動


【資料圖】

1969年,寧波女知青主動下鄉(xiāng)到北大荒,10年后她又放棄返城機會,留下來嫁給農(nóng)民。可當(dāng)丈夫得知她父親真實身份后,震驚了。1969年,國家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活動。19歲的黃麗萍沒有跟父母商量,就自己報名,搭上了從寧波到北大荒的知青列車。一下車,黃麗萍被安排到友好生產(chǎn)大隊。一眼望去,全是荒地和破破爛爛的泥草房和茅草屋。來自城市的她,從來沒有見過這么貧窮的地方。此時,黃麗萍想:“呀,咋這么窮呢,還不如不來呢!”雖然她有點后悔,但是路是自己選擇的,再難也要走下去。既來之,則安之。黃麗萍還是咬牙留下來,慢慢適應(yīng)農(nóng)村的生活。黃麗萍開始學(xué)習(xí)農(nóng)具的使用,不會的就請教當(dāng)?shù)氐拇迕瘛K臒崆橹鲃樱芸炫c當(dāng)?shù)卮迕袷旖j(luò)起來。黃麗萍畢竟是城里姑娘,從沒干過農(nóng)活的她,沒幾天手上腳上就起泡,體力也跟不上當(dāng)?shù)氐霓r(nóng)民。不過,她喜歡織毛衣,織的樣式花紋都很有新意。村里的姑娘大媽都來向她討教學(xué)習(xí),黃麗萍也毫無保留地教給她們織法。2年后,看著黃麗萍不善干重活,好心人就給她介紹了一個小伙子,這樣兩人還可以相互照顧。小伙子一家是1960年來到當(dāng)?shù)氐闹啵x過兩年書。他父親身體不好,也不會干農(nóng)活,3年后就去世了。小伙子和兩個弟弟以及母親四人相依為命。還好,小伙子做事麻利勤快,生活勉強過得下去。一見面,黃麗萍和小伙子情投意合,說話也投機,有很多共同話題。相處時間久了,兩人都覺得合適。就在1971年,黃麗萍什么彩禮都沒要,也沒跟父母商量,嫁給了小伙子。婚后,黃麗萍和丈夫很快便生下孩子。為了生計,他們把孩子給婆婆帶,拼命干活,勤勤懇懇,將欠生產(chǎn)隊的錢還完。經(jīng)過黃麗萍和丈夫的努力,家里經(jīng)濟稍微寬松了些,湊夠了來回的路費,才敢回寧波。1973年,黃麗萍帶著孩子和丈夫回到寧波老家。直到這時,黃麗萍丈夫才知道自己的岳父,竟然是擔(dān)任過東海艦隊工程部部長的將軍黃思深。她的丈夫知道黃麗萍是個城里姑娘,沒想到她還是將軍女兒,瞬間有種配不上黃麗萍的感覺。他心里忐忑不安:“既然我的岳父是大領(lǐng)導(dǎo),那黃麗萍會不會拋下我們,回到城里呢?”正在他七上八下時,黃麗萍收拾行李,叫他帶上孩子,返回了北大荒。黃麗萍在家只住了兩天,就匆匆回北大荒。一是因為父親剛剛復(fù)職,身體不好,需要靜養(yǎng)。二是因為弟弟妹妹都在家里,房子小,容不下這么多人。黃麗萍還是喜歡自己北大荒的家,雖然破舊了一點,但是有她的孩子和愛她的丈夫,心也就在北大荒了。就這樣,黃麗萍一家人過著簡樸而幸福的生活。一晃到了1979年,很多知青陸續(xù)返城。他們或是因為家里有關(guān)系可以進部隊,或是家里幫忙辦理回城安排工作。而此時的黃麗萍已經(jīng)有1個兒子,兩個姑娘。她舍不得拋下他們獨自回城,就算回城也找不到工作。因為黃麗萍的父親黃思深是個正直的人,從來不給自己人開后門。黃麗萍的弟弟妹妹都是靠自己找工作,黃思深從未過問。下鄉(xiāng)到杭州建設(shè)兵團的其中一個弟弟,也是靠自己當(dāng)?shù)尼t(yī)生。所以,盡管黃麗萍看著別的知青返城,心里著急,可是著急也沒有用。現(xiàn)實給她的選擇也只能是留在農(nóng)村。雖然父母不能托關(guān)系讓她回城,但是他們經(jīng)常寫信寄錢給黃麗萍,補貼他們一家的生活。2009年,黃麗萍一家生活越來越好,以前的泥草房子,也改建成了紅磚房,家里也添了四輪拖拉機。黃麗萍的兒女都長大,現(xiàn)在的黃麗萍很滿足。家中的小院,有孫子孫女陪伴,處處洋溢生活的氣息。如今的黃麗萍已經(jīng)73歲,她從將軍的女兒變成了地道的農(nóng)村婦女,她沒有后悔。她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北大荒,正是有了像她一樣留下來的知青,才讓曾經(jīng)的北大荒,變成現(xiàn)在的中華大糧倉。在那個知青年代,全國95.5%的知青返城,只有80萬留下,而黃麗萍就是北大荒留下來的2萬知青之一。黃麗萍在知青返城大潮中沒有拋夫棄子,最終選擇留下來。她的這份責(zé)任和擔(dān)當(dāng),值得我們向她致敬!參考資料:《大國糧倉:北大荒留守知青口述實錄》-自己要下鄉(xiāng)的“將軍女兒”---黃麗萍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