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業生產而言,厄爾尼諾現象可能帶來干旱、高溫、洪澇等極端天氣事件,給農作物生長和農田管理帶來挑戰,那農業生產如何應對厄爾尼諾?厄爾尼諾對農業的影響有哪些?
(資料圖)
一、農業生產如何應對厄爾尼諾?
1、北方麥收區的應對策略:
(1)利用晴好天氣完成麥收掃尾工作:在近期晴好天氣時,加快麥收進度,及時收割麥子,確保糧食的安全儲存。
(2)及時趁墑播種夏玉米、大豆等作物:在麥收后,利用地面濕度較高的時期,及時趁墑進行夏玉米、大豆等作物的播種,確保良好的出苗質量。
(3)缺墑地區的造墑播種:對于缺乏地面濕度的地區,可采取造墑措施,如灌溉或人工澆水,提高土壤濕度,然后進行播種,以確保作物正常生長。
(4)防暑措施:田間作業人員在高溫天氣中要注意防范中暑,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增加休息時間,做好防暑降溫工作,確保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
2、南方降水的應對策略:
(1)農田增墑蓄墑:利用南方降水時機,及時進行農田增墑和蓄墑工作,確保土壤含水量充足,為作物生長提供水源。
(2)防止農田漬澇:針對可能出現的農田漬澇災害,及時疏通溝渠,保持排水通暢,防止水患對農作物造成的損失。
(3)早稻的抗逆措施:對于花期較早的早稻產區,面臨厄爾尼諾帶來的雨洗禾花風險,應根據作物的長勢,及時噴藥施肥,增強早稻的抗逆性,提高產量和品質。
二、厄爾尼諾對農業的影響有哪些?
1、降水模式變化:厄爾尼諾會導致降雨模式的改變。一些本來干燥的地區可能會出現異常降雨,而一些通常多雨的地區則可能會干旱。這種不規則的降水分布給農作物生長帶來了不確定性,可能導致作物減產或失敗。
2、干旱和洪澇:厄爾尼諾事件通常伴隨著干旱或洪澇的發生。干旱會導致土壤干燥,影響作物的生長和發育,可能導致減產。而洪澇則會淹沒農田,沖走莊稼,破壞作物的生長環境,同樣會導致產量下降。
3、溫度異常:厄爾尼諾會導致氣溫的異常變化,特別是在赤道地區。高溫可能導致農作物蒸騰加快,土壤水分蒸發速度增加,增加作物需求的灌溉量。同時,高溫還會對作物的生長和開花產生不利影響,影響產量。
4、病蟲害暴發:厄爾尼諾還可能導致病蟲害的暴發。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有利于病蟲害的滋生和傳播,作物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襲,進而減產。
5、海洋漁業的影響:厄爾尼諾事件會改變海洋表層溫度和洋流,對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廣泛影響。這可能導致漁業資源的減少,捕撈量下降,從而影響到人類的食物來源。
總結:針對厄爾尼諾對農業的影響,可以采取一些適應措施來減輕損失。例如,可以引進抗旱、耐熱的品種,改善灌溉設施,提高耕地水分利用效率。同時,加強病蟲害監測和防控工作,及時采取措施防止疫病蔓延。
文章來源:土流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