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南寧橫州市00后小伙張奕坤,花錢給爺爺買空調的視頻走紅網絡,一天之內收獲近6萬人點贊。那天安裝師傅將空調裝好后,張奕坤隨手拍下了視頻,并配文:“今天給爺爺安了個空調,他說好涼快。”這條視頻被發布到朋友圈和短視頻平臺后,短短一天就收獲了近6萬人點贊。(6月9日 廣西新聞網)
張奕坤由爺爺拉扯長大,在他看來,爺爺的愛讓他的成長路充滿溫情。于是他將這份愛意轉化為行動,給爺爺買了一臺空調,讓他不再忍受高溫的煎熬。
給老人買臺空調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為什么張奕坤的這個視頻能火?筆者認為,畫面中張爺爺那瘦削的身體、光著的膀子、憨厚的眼神,以及張奕坤那成就感、幸福感以及樂觀向上的表情,戳中了很多人的“痛點”,進而產生了一種強烈的“代入感”,想起了自己家中的老人。
都說“盡孝要趁早”,對于張奕坤來說,這個買空調的舉動代表著他對爺爺養育之恩的回報,其中蘊含著一個家庭的情感紐帶和孝道的傳承。這份溫情不僅值得贊賞,更應該被弘揚,因為它提醒著我們要珍惜身邊人,關注他們的需求和感受。
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壓力之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既復雜又脆弱,我們對于感情的維系不應僅僅建立在物質交換上,也應該把目光投向情感的交流和關懷上。不管是給老人買空調還是其他,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物質,更重要的是其中蘊含的情感內里。
張奕坤的視頻火了,一些網友卻頗有微詞,他們認為這只是買臺空調而已,并無特別之處,不值得大肆宣揚。
但不同的人有自己追求幸福的不同方式,無論是小小的善舉還是日常的關懷,都有其深層的意義和影響。而且幸福和快樂是多樣化的,不能簡單地用物質的多少來衡量感情的深淺。同時,每個人的處境不同,我們更不應以自己的水平和標準去衡量別人的境遇。不以己度人,不擾他人幸福,讓別人的幸福成為我們共同的喜悅,而不是被審判和批評所打擾。
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溫情并不局限于00后小伙張奕坤,而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都有照顧和關愛家人的責任和義務。愿這樣的溫情故事不斷發生不斷涌現,讓我們的社會充滿更多的關愛和溫暖。(施洋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