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8月22日,首屆國際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科技會議暨山東省碳纖維產業鏈推進大會啟幕。院士、頂尖科研院所專家學者及各地復合材料領軍企業高管等500余人齊聚威海,共話碳纖維,共謀新發展。大會舉行了中國碳纖維基地揭牌儀式,另有12個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鏈項目簽約落地。
18年前,師昌緒院士在我市參加國產碳纖維鑒定會時欣然題詞——“發揚威海精神,創建中國碳纖維基地”。經過近20年的深耕細作,我市碳纖維產業由初創期步入成熟期,越來越多的碳纖維產業鏈企業和項目落戶威海,形成了“裝備制造—原絲—碳纖維—織物—預浸料—碳纖維制品—檢測分析”全產業鏈的研發生產能力。
此次大會簽約落地的12個產業鏈項目,涵蓋復材裝備生產、復材檢測設備生產、復材制品生產等領域,對延長我市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鏈條,進一步豐富完善碳纖維產業體系大有裨益。
作為山東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鏈的鏈主單位,威海光威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研發碳纖維并實現產業化的企業,這次大會選擇在威海召開,“中國碳纖維基地”在威海揭牌,讓企業負責人盧釗鈞倍感振奮。會上,光威復材還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簽約,接下來雙方將共同致力于船用碳纖維制品的研發與工程應用。“此次合作吹響了我們由材料單位向船舶領域進軍的號角,我們將在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用材方面開展廣泛合作,共同致力于船用碳纖維制品的研發與應用。”盧釗鈞說。
山東泰昱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與晉西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約,將在臨港區投資建設復合材料裝備生產項目,主要從事纖維預浸料裝備、纖維數控纏繞裝備、復合材料纏繞制品的研發生產。“我們是臨港區的本土企業,落戶臨港碳纖維產業園發展以來,臨港區管委時常組織園區碳纖維上下游企業對接洽談,對我們產品的研發升級、企業發展有很大幫助。”泰昱精工總經理唐濱說。
山東錕動螺旋槳動力有限公司去年落戶臨港區,一年多的時間,企業快速壯大,這次簽約,企業將和中航工業南航(深圳)測控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建設復合材料螺旋槳生產項目。“此次與中航工業南航合作,我們有信心朝著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于高端航空領域快速轉型。”山東錕動螺旋槳動力有限公司總經理章敏亞介紹,項目研發的碳纖維螺旋槳制品在國內首創多懸停功能,動力實驗及仿真測試達到國內目前懸停時間最長、能耗最低的數據效果。
從對標國際到領跑全國,在碳纖維產業賽道上,威海始終步履堅定。臨港區聚力發展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是全市碳纖維產業發展的生動注腳。在臨港區,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領航,配套健全國家級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基地、臨港碳纖維產業園等平臺載體,龍頭強、平臺高、鏈條全、服務優,碳纖維產業發展聚鏈成勢。
“創建中國碳纖維基地,我們將以拓展纖維等企業為龍頭,堅持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五鏈’協同發展,助推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爭創全省乃至全國碳纖維產業聚集區、引領區。”臨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來源:威海新聞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