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財經評論 >

最新業績|涉老詐騙案,嫌疑人被捕后又獲釋-天天實時

徐偉

近日,京都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徐偉律師,代理的Z某涉嫌詐騙罪一案,經過與檢察機關的有效溝通,Z某不具羈押必要性的意見被采納,終獲取保。

經會見了解,Z某經營一家公司,該公司主營某種生物科技產品,Z某為拓展銷路,遂找來W某為公司推廣該產品。W某組建銷售團隊將產品銷售給眾多老年人,并稱產品具有某種功效。案發后,偵查機關認為W某宣稱的功效系捏造,W某實施了詐騙老年人群體的行為,社會影響惡劣。Z某與W某因此被刑事拘留,后又被逮捕。


(資料圖)

律師介入時,Z某已經被批捕。由于無法閱卷,律師僅能通過會見獲取有限的案件信息。首次會見律師耐心聽取Z某的辯解后,認為有幾件事實較為重要,亟待進一步證實:第一,涉案產品是夸大功效,還是沒有功效?如果僅是夸大功效,則可能不構成詐騙罪;第二,如果產品確實沒有宣稱的功效,Z某對W某宣傳的內容究竟是否知情?如果不知情,則無犯罪合意,可能不構成詐騙罪;第三,如果確有證據證明二人有犯罪合意,但Z某不是犯意發起者,獲利也比較少,僅生產和提供產品,有無可能被認定為從犯,獲得從輕處理的機會?

因為涉案產品涉及的知識過于專業,律師第一步便是對涉案產品的情況進行了解,通過勘查、談話、查閱資料等一系列調查工作,律師發現Z某經營的公司生產資質齊全,生產流程規范,生產設備先進,涉案產品案發前曾被用于改善老年人身體狀況,但該產品不可以直接向個人提供,僅能向有資質的機構提供。但即便如此,律師認為只要Z某提供的產品確實具有宣傳功效,即使提供的流程存在問題,但也不構成詐騙罪。

基于以上調查情況,律師以Z某可能不構成犯罪為核心內容,擬定了羈押必要性審查申請書,并向檢察機關進行了遞交。最終,偵查機關未將案件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并對全案人員予以取保釋放。

面對專業問題,律師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展開調查,既不因批捕而氣餒,也不因當事人的辯解而盲目自信,只有根據當事人提供的線索,做好基礎調查工作,根據調查結果有理有據說服辦案機關,才可能為當事人爭取合法利益的最大化。

本案中,辦案機關也能夠聽取辯護人的意見,堅持以認真負責、實事求是的態度作出決定,最終案件收獲了理想的效果。

徐偉

■?京都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徐偉律師,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中國刑法學會會員,山東大學法學院碩士,擅長職務犯罪、經濟犯罪辯護,曾為無罪辯護成功的當事人繼續代理國家賠償并成功獲賠。代理的無罪案件曾入圍“全國十大無罪辯護經典案例”評選。

徐律師也擅長網絡犯罪辯護,代理過多種類型網絡犯罪案件。運營有“三X網絡犯罪研究”公眾號,已發表十萬余字的網絡犯罪案例研究成果,數十篇網絡犯罪有關問題研究成果,其中電子數據取證的論文被發表在核心期刊上。

其他方面,徐律師可以為網絡游戲、直播平臺提供刑事合規服務,也可以就數據安全、數據合規、數據出境評估、個人信息保護提供專業服務。

關鍵詞:

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