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財經評論 >

深圳造低溫電芯將在東北開展應用示范 環球微資訊


【資料圖】

6月25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碳中和研究所先進儲能技術團隊向記者介紹,團隊歷時10年研發的“超級”鋰離子電池,其最低工作溫度達到-70℃、最高工作溫度高達80℃,將在我國東北等地分布式儲能領域開展應用示范。

據了解,先進儲能技術團隊通過改良電極材料拓寬電池的工作溫域,研發出的新型鋰離子電池,已于2022年5月實現規模化量產。在進一步實測中,該電池分別于2023年2月和4月通過了低速車、新能源汽車領域龍頭企業實測評估,性能遠超預期,正式投產應用后將為我國北方低溫地區儲能注入全新動能。

我國北方地區冬季溫度會低至-40℃以下,當前,鋰離子電池由于其材料限制,低溫下容量衰減嚴重,而且在零度以下的低溫條件下無法正常充電,導致我國北部地區豐富的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難以直接并網供電。

“為了保證電池在低溫環境下也能正常儲能,通常通過加裝控溫裝置以保證鋰離子電池處于適宜的溫度區間內。”團隊核心成員蔣春磊博士表示,深圳先進院先進儲能技術團隊另辟蹊徑,通過電池負極材料創新和電解液體系創新,直接拓寬了電池的工作溫度范圍,其中最低工作溫度達到-70℃、最高工作溫度高達80℃,實現了兼顧低溫與高溫的寬溫性能。

團隊經過不懈的技術攻堅,終于十年磨一“電”,研發了既抗凍又耐熱的新型鋰離子電池技術,基于該技術,研發團隊孵化了深圳中科瑞能實業有限公司,開發出針對低速電動車設計的48V24Ah鋁基-錳酸鋰電池模組,該電池在零下20℃環境下也能保有優異的放電性能,甚至在零下50℃條件下,放電容量保持率仍然超過60%。在儲能領域,鋁基-磷酸鐵鋰電池產品可在零下30℃條件下高效充電,充電容量超過初始容量的91%,有望解決電動汽車冬季續航縮水和低溫啟動困難的問題。(首席記者 聞坤 通訊員 劉丹呈 林一程)

(來源:深圳特區報)

關鍵詞: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