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8月29日,記者從蕪湖市醫療保障局獲悉,蕪湖醫保全面提升民生服務效能,緊扣門診慢特病(以下簡稱門慢)管理、異地就醫經辦等實事,落實“兩放兩增兩暢通”。
在門慢管理上,全面放開了患者選擇定點醫療機構的數量限制。現在,我市基本醫保門慢患者可在全市323家具備診療資質的定點醫療機構,持卡直接享受門慢待遇。相較以前參保人員最多只能選擇3家機構的規定,更加方便了大家就診購藥。下一步,蕪湖還將全面取消門慢目錄限制,國家藥品目錄內的藥品均可按規定享受報銷。
門慢病種也實現“兩增”,今年7月新增了4種,包括脊髓性肌萎縮癥、β-地中海貧血2種特殊慢性病,嚴重性春季角結膜炎、慢性蕁麻疹2種普通慢性病。目前,我市共有門診慢特病74種。
同時,就群眾反映強烈的銀屑病門慢年度限額問題開展專題研究,將其進一步細分為非生物制劑治療和生物制劑治療,并分別確定了年度報銷限額。調整后,前者的年度限額不變,后者的年度報銷限額由原來的居民醫保3000元、職工醫保3500元,分別提高至15000元、20000元。
在服務上,一方面暢通門慢申請鑒定的線上辦理渠道,市民可通過安徽醫保公共服務(蕪湖專區)線上認定,“一次不用跑”。截至8月中旬,我市線上申請慢特病累計2640人次,鑒定累計1729件。依托全省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對器官移植術后、心臟瓣膜置換術后2個病種,試行待遇“免申即享”;對惡性腫瘤慢特病,試行待遇“即申即享”。
另一方面,依托安徽醫保公共服務平臺模塊,對自行臨時外出就醫人員的備案實行即辦即享,對規范辦理轉診轉院者的備案在兩個工作日內辦結,確保群眾在異地也能享受到直接結算的便利。
大江晚報記者 程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