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焦點財經訊 李泳青9月27日,上海三輪供地落下帷幕,此次掛牌的35宗地塊均成功出讓,其中底價成交24宗,8宗達中止價進入一次報價,總出讓金約1054億元。
從地塊分布來看, 35宗含浦東新區6宗,嘉定區、松江區各4宗,閔行區、徐匯區、青浦區、奉賢區各3宗,靜安區、普陀區、寶山區各2宗,崇明區、金山區、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各1宗。
據焦點財經此前報道,上海2022年二輪供地共推出34幅宅地,其中六成地塊溢價成交,相比而言,本輪參拍房企更顯慎重。
從企業來看,象嶼獨自拿下寶山區1宗地,溢價率9.31%,并以聯合體形式競得2宗嘉定地塊,總出讓金約56.6億元;奉賢發展21.5億元底價摘得奉賢區地塊2宗;建發52億元獨自拿下閔行1宗地,溢價率8.95%。
保利發展、中華企業均以聯合體形式拿地2宗;招商蛇口則以聯合體形式拿地一宗;此外,龍湖、南山、中建也有所獲。
從成交結果來看,本輪供地溢價率最高的地塊為普陀區桃浦科技智慧城,該地塊由寶華以56.04億元拿下,溢價率9.46%,該地塊出讓面積4.7萬平方米,樓板價4.77萬/平,房地聯動價8.3萬/平。
值得一提的是,靜安區2宗雖均以底價成交,但出讓金高達200億元,約占總出讓金的兩成。其中,靜安中興社區地塊以120.6億元的起價成為本輪供地中起始價最高的地塊,也是目前全國成交價最高的地塊。最終,該地塊被上海北萬置業有限公司以底價拿下。
中指研究院土地事業部負責人張凱表示,上海本次的拿地企業依舊以頭部央國企、地方國資平臺和混合所有制企業為主,并且多以聯合參拍的形式參與。可見近期頭部房企和地方國資平臺的資金壓力逐漸顯現,同時對于未來市場的不可預期也降低了頭部房企的拿地意愿,不愿承擔過高風險。
此外,本次出讓調整了“一次書面報價規則”,相同報價的競買人需要修改報價直到無重復報價。當有效報價數在3-5個之間,系統會觸發相應數量的隨機值,使有效報價共達到6個,若有效報價數為2個及以下則不觸發隨機值。
對此,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分析認為,土拍規則繼續做優化,導入更多隨機值,在有效報價低于6個的情況下會生產出隨機值,直到湊足6個價格,是為防止多個拍賣者之間相互串通,讓拍賣過程更公平。
資料顯示,上海2022年供地共收金2712億元,首輪、二輪供地分別出讓地塊40宗、34宗,各收金879億元、780億元,相比之下,本輪供地雖然沒有在數量上取勝,但卻足夠“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