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資訊 >

世界快看:鄭康豪“失約”,皇庭國際再收監管函

文/樂居財經李奕和


(相關資料圖)

業績虧損、重大資產出售、業務轉型、股價波動以及交易所問詢等一系列問題,讓皇庭國際近一年來頻頻現身各媒體頭條。

9月23日,深交所再次給皇庭國際實控人鄭康豪等下發監管函。事件主要涉及皇庭集團未按協議約定履行連帶支付責任;皇庭集團、皇庭九龍珠寶以及皇庭產控、皇庭投資未能履行業績補償承諾。

上述事件由皇庭國際及其關聯方的多起資產出售所引發,而鄭康豪、皇庭集團等已因此違反《股票上市規則(2022年修訂)》的多項規定。

深交所提醒相關方應嚴格遵守《證券法》《公司法》等法律以及本所《股票上市規則》及相關規定,誠實守信,規范運作,認真、及時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杜絕此類事件發生。

曾寄希望通過資產出售拯救逐年下滑的業績,但這些舉措未能讓皇庭國際真正實現扭虧。2022上半年,其營業收入3.4億元,下降7.62%;歸母凈利潤-2.49億元,下降978.46%。

行進中的業務轉型,也讓皇庭國際面前的挑戰變得更大。

再收監管函

監管函首先提及了皇庭集團一起連帶支付責任未能履行。

2019年11月,皇庭國際與深圳市同心投資基金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同心基金”)簽署協議,據此,前者將持有的同心小額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心再貸款”)51%股權,以股權對價6億元轉讓給后者。

當時,皇庭集團就同心基金支付股權轉讓款以及同心再貸款支付借款及利息承擔連帶支付責任。具體而言,如同心基金、同心再貸款未于2020年12月31日前向皇庭國際支付股權轉讓款和借款本金及利息合計的60%,應由皇庭集團于2021年3月31日前進行連帶支付。

另,如同心基金、同心再貸款未于2021年12月31日前支付股權轉讓款和借款本金及利息合計的40%,則由皇庭集團于2021年每個季度末后一個月內進行連帶支付。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皇庭國際應收同心基金股權轉讓款2.94億元,應收同心再貸借款本金及利息共計2.68億元。然而,皇庭集團未能在承諾期限內履行連帶支付責任。

另外兩起則事關業績補償承諾未能如約完成。

2018年12月,皇庭國際曾以同心基金22.34%股份與皇庭集團旗下重慶皇庭珠寶廣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皇庭”)100%股權進行資產置換。約定若重慶皇庭年度營業收入少于相應年度營業收入承諾數額,皇庭集團或皇庭九龍珠寶應以現金方式向皇庭國際或其子公司進行補償。

據了解,同心基金成立于2013年7月,由深圳同心俱樂部的50多位民營企業家發起設立。后者網羅了包括馬化騰、王衛、徐航、姚振華、郭英成等一眾富豪群體。

憑借著雄厚的資本實力,2014年4月,同心再貸款也得以成立。皇庭國際對同心再貸款的持股曾一度達到70%,隨后控制有所減弱,目前持有其19%股權,剩下的81%則由通信基金持有。而同心基金的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為鄭康豪。

此外,2020年7月,皇庭國際全資子公司深圳市皇庭物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皇庭物業”)收購深圳市皇庭商務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皇庭商務服務”)100%的股權。并約定,若皇庭商務服務年度凈利潤少于相應年度凈利潤承諾數額,皇庭產控、皇庭投資應以現金方式向皇庭物業進行補償。

根據公告,重慶皇庭2021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1229.61萬元,與業績承諾差異-3770.39萬元,皇庭集團、皇庭九龍珠寶應補償皇庭國際3770.39萬元。皇庭商務服務2021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收益后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2504.53萬元,與業績承諾差異-745.47萬元,皇庭產控、皇庭投資應補償皇庭物業745.47萬元。

但截止監管函出具日,約定的補償金支付期限已經屆滿,皇庭集團、皇庭九龍珠寶以及皇庭產控、皇庭投資均仍未履行業績補償義務。

失血轉型

基于上述違規事項,深交所稱,皇庭集團、皇庭九龍珠寶、皇庭產控、皇庭投資均違反了《股票上市規則(2022年修訂)》第1.4條、第4.5.1條、第7.7.5條的規定。

鄭康豪作為皇庭國際的實際控制人,同時系上述三項交易責任主體的實際控制人,違反了《股票上市規則(2022年修訂)》第1.4條、第4.5.1條的規定。

樂居財經《地產K線》查閱了解,第4.5.1條提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應當維護上市公司獨立性,不得利用對上市公司的控制地位謀取非法利益、占用上市公司資金和其他資源。

第7.7.5提及,公司未履行承諾的,應當及時披露未履行承諾的原因以及相關人員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未履行承諾的,公司應當主動詢問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并及時披露未履行承諾的原因以及董事會擬采取的措施。

相關方未能對交易標的做出承諾業績的補償,皇庭國際的業績表現也并不好。

2022上半年,皇庭國際錄得營業收入3.41億元,同比下降7.62%。期內,因融資環境影響及部分融資涉訴導致融資成本大幅上升,該公司錄得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9億元,同比大幅下降978.46%。

2020年度及2021年度,皇庭國際已連續兩年虧損,虧損金額(歸屬母公司)分別為2.92億元、11.57億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其已到期未償還的借款本金共計34.43億元,逾期未償還利息共計4.95億元,并已被相關金融機構采取訴訟、財產保全等司法措施。

而根據2022年中報,皇庭國際對同心基金、同心再貸款有應收關聯債權9936.67億元、2.68億元,分別為股利分配及往來款。

對上述兩項關聯債權對公司產生的影響,該公司稱,已與同心基金、同心再貸款、皇庭集團達成和解。同心基金和同心再貸欠付的股權轉讓款和借款,擔保人已協調深圳市皇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崗廈皇庭大廈部分物業進行抵債。

該部分款項將于抵債協議達成后的未來十二個月內解決。

另一方面,在連年虧損的境況下,皇庭國際試圖通過加大資產出售力度以及業務轉型實現扭虧。但后者的做法也讓其流動性雪上加霜。

去年10月,皇庭國際公布了對意發功率的最新投資方案,將此前的收購股權改為對目標公司進行增資。本著對半導體的看好,其目前已向意發功率增資5000萬元,完成后,將持有意發功率13.38%的股權。上半年,該公司錄得對意發功率的投資虧損17.77萬元。

更重要的是,由于支付了收購意發功率股權款,期內,皇庭國際投資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由去年同期的流出237.2萬元,增加1176.87%至流出3028.75萬元。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則下降9.85%至1.97億元。

為了緩解流動性,2022年3月,皇庭國際通過聯交所對外發布了《深圳融發投資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意向征集公告》、《重慶皇庭珠寶廣場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意向征集公告》,參考價格分別為56.20億元、7.65億元。目前,其與意向購買方已就融發投資股權轉讓事項簽署收購意向書。

雖然轉讓事宜或將形成較大資產處置損失,但皇庭國際稱,若交易完成,轉讓所得將用以清償公司及其它相關公司的全部債務,將極大優化公司資產和債務結構,為探索發展新業務提供資金支持。

關鍵詞: 鄭康豪失約 皇庭國際再收監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