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伴隨著一片片圍擋的拆除,歷經10個多月整體提升改造后的臘山河驚艷亮相,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市民眼前。怡人的環境、愜意的景觀迅速贏得了附近居民的青睞,同時為西部新城帶來了顯著的顏值和形象提升,進一步彰顯了槐蔭的生態魅力。
臘山河是濟南西部的一條重要河流,同時也是西客站片區的生態景觀帶。近年來,槐蔭區積極推行民生實事舉措,不斷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數“。臘山河整體提升改造正是今年槐蔭區的一項重點民生工程。
據了解,整個臘山河綜合整治提升項目全長4.6公里,包括了對臘山河周邊區域進行雨污分流改造、完善周邊污水管網、清淤疏浚河道、配套建設橋梁等附屬設施、改善臘山河沿線整體環境等,致力于打造一條“河暢、岸綠、景美、宜游”的生態幸福廊道,為市民帶來“一步一景”的美麗園林景觀。其中,濟南首座環形跨河觀景橋“云影橋”成為整個改造項目的一大亮點。該橋橋梁整體呈白色,橋頂內部和鋼梁外部均安裝了裝飾彩燈,并在環形頂部內緣安裝了噴淋系統,同時橋下修建了大型蓄水池,儲存凈化后的中水。夜幕降臨后,云影橋的彩燈亮起,變換著五彩斑斕的燈光,噴淋系統啟動后,從蓄水池抽取的水從橋頂內側噴涌而出,形成環形的水簾,飄落到臘山河中,水簾隨著燈光變換出紫、紅、藍、粉等多重色彩,成為臘山河夜景中的一道靚麗景觀,這也是濟南首個帶有噴淋系統的觀景橋。
除了景觀提升、園林綠化建設外,新的臘山河還增加了一處健身小廣場,安裝了十余組智能健身器材,其中包括騎行、推胸等。
通過綠化、美化、亮化、智慧化等多方面的施工,臘山河煥發出了全新的魅力。
水環境,容納著一座城市發展的潛力和資本。綠水與藍天相映,共畫怡人美景。近年來,槐蔭區聚焦“生態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斷優化區域內自然資源,持續做好“水”文章,繪就了水清岸美新畫卷。一直以來,除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天山共色、城河相伴的山水畫卷給前來槐蔭的八方客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詩與遠方”的愜意和浪漫成為他們選擇槐蔭的重要因素。臘山河整治提升工程的竣工無疑為槐蔭的“詩與遠方”增添了新的魅力。
“我們將積極維護好臘山河綜合治理后的管理工作,通過實施物業化管理,保持臘山河治理效果,滿足廣大市民的休閑健身需求。”槐蔭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下一步,槐蔭區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推進民生工程,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建設更加美好的槐蔭而努力。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健 通訊員 任釗 唐源辰 高廣坤 報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