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新三板 >

黔村+ |①村寨篇:帶你走進貴州村寨 感受黔村魅力

【編者按】近日,新華社盛贊,貴州以賽扶產、以賽促文、以賽助旅,以“村BA”“村超”為代表的中國“村賽”,正以其獨特的生長模式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激活鄉村經濟新活力。

由此,貴州日報天眼新聞以“多彩貴州·魅力黔村”為主題,帶你走進貴州村寨,探尋貴州鄉村的村容村貌、村活動、村旅游、村文化、村產業等“黔村+”,讓你感受黔村之魅力,貴州之多彩。今日推出村寨篇。


(資料圖)

01

“村超”之村——三寶侗寨

今年夏天,黔東南州榕江縣車江鄉壩區三寶侗寨因貴州“村超”而出名。三寶侗寨包括車寨、恩榮堡、章魯、寨頭、英塘、脈寨、六佰塘、月寨、口寨、小堡等十村九寨,侗族為主,亦雜居有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

車江壩區是三寶侗族支系的中心,有清澈見底、透明如鏡的車江,江岸上有一排排長長的護堤榕樹,有清代侗鄉獨一無二、銘刻侗漢文字交流印記的車寨鼓樓,亦有新世紀剛修建的氣勢宏偉上了世界吉尼斯紀錄的三寶鼓樓。

貴州“村超”現場。楊再明 攝

三寶侗寨還是電影《秦娘美》主人翁珠郎、娘美的故鄉,侗戲《丁郎龍女》出產之地。

02

“村BA”之村——臺盤村

“村BA”現場。 張榮斌 攝

臺盤村是黔東南州臺江縣臺盤鄉的一個苗寨,位于臺江縣城東部25公里,西距凱里28公里。

“村BA”比賽精彩瞬間。

2022年,在臺盤村舉辦的“六月六”吃新節籃球賽,因為火熱的現場和“接地氣”的辦賽風格經短視頻火爆全網,被網友親切地稱為“村BA”。在比賽期間,“村BA”受到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多家主流媒體關注報道,影響力擴散至海外。

03

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夜景。

西江千戶苗寨位于黔東南州雷山縣,是中國最大的苗族聚居地。這里四面環山、層巒疊嶂,梯田依山順勢直連云天,白水河穿寨而過,將西江苗寨一分為二。寨內吊腳樓層層疊疊,順山而建,連綿成片,氣勢恢宏。

《美麗西江》表演。任珍宇 攝

夜幕降臨,一定要登上西江千戶苗寨觀景臺俯瞰夜景。青瓦楓木的苗家吊腳樓上,一盞盞燈火相繼點亮?;蚺S,或清亮的燈光從苗寨里透出來,沿著30至70度的山坡鋪灑開,從遠處眺望,燈火闌珊、流光溢彩,山、樓、橋、水交相輝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穿越時空畫卷展現在眼前。

特別是西江千戶苗寨對面山頭的羊排苗寨和東引苗寨,在夜景燈光的映襯下,顯現出苗族牛角或蝴蝶的文化形象,宛如星空之城。

04

最大的侗寨——肇興侗寨

肇興侗寨。

肇興侗寨位于黔東南州黎平縣,是全國最大而又古老的侗寨,被稱為“侗鄉第一寨”。肇興侗寨依山而建,臨水而居,分為“仁”“義”“禮”“智”“信”5個“團”,寨內五座鼓樓、五座花橋、五座戲樓與吊腳樓民居交相輝映,與四面的青山和田園融為一體,形成亮麗的風景線。

侗家姑娘盛裝巡游。吳光輝 攝

肇興侗寨是中國首批民族民間文化保護試點單位,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鄉土文化組織推薦的全球“回歸自然、返璞歸真”十大旅游勝地之一。

05

“石頭建筑的博物館”之村——高蕩村

高蕩村是一個原汁原味的布依族村寨,位于安順市鎮寧縣城西南12公里處,處于黃果樹大瀑布和龍宮兩個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之間,由原高蕩、舊苑、元總、貢寨四個村寨合并而成。因寨子坐落在崇山峻嶺之中,猶如群峰上托著一口鍋,布依語稱“甕座”,漢語意為“高蕩”,村寨故此得名。

高蕩村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代,至清代漸成規模,是研究布依族歷史的實物證據。古樸莊嚴的寨門,蜿蜒的棧道串聯著古老的村莊,梭羅河環繞高蕩古寨流淌而過。石門、石橋、石房,猶如走進“石器時代”,古井、古碑、古堡,好像回到“明朝軍營”。

高蕩千年布依古寨氣候涼爽、四季分明。上千年來,村寨中的建筑幾乎都保持著最原始的狀態,因此成為我國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布依族村寨之一。

06

“人類文明的活化石”之村——瑤山古寨

瑤山古寨一角。荔波縣人民政府網 供圖

瑤山古寨位于黔南州荔波縣,古寨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原始的人文風貌,白褲瑤族以接近自然和本真的生存方式延續著本民族古老的傳統與文化,被人類學家譽為“東方的印第安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個民族,也被稱為“人類文明的活化石”。

走進瑤山古寨,吊腳樓、坡屋頂、造型獨特的古禾倉群、穿著傳統服飾的瑤族婦女在家門口做著刺繡,原始質樸的村落氣息撲面而來,給人一種恍若隔世之感。

07

紅色鄉愁之村——花茂村

花茂村。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蔣洪飛 攝

花茂村位于遵義市播州區,氣候溫和,自然風景秀麗,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為100%,先后榮獲“全國最美紅村”“全國美麗鄉村示范村”“中國鄉村旅游最佳目的地”“國家3A級旅游景區”“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等榮譽。

近幾年以來,花茂村圍繞“鄉愁花茂”建設發展,將生態旅游與農業、文化、商業深度融合,培育和優化觀光體驗、休閑度假等旅游項目,打造出以紅色游、田園游、體驗游為主導的特色旅游景區。

花茂村一角。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蔣洪飛 攝

如今的花茂村,是一個產業興旺、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的鄉村旅游特色村,是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地方。

08

生態和美之村——化屋村

化屋村烏江源百里畫廊。省生態環境廳 供圖

化屋村位于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地處百里烏江畫廊鴨池河大峽谷、東風湖北岸,屬二水(鴨甸河、六圭河)交匯、三縣連界的河谷地帶,素有“雞鳴三縣”之稱。這里景觀壯麗,清代成寨,是畢節地區最具代表性的苗族聚居村落。

游客正在化屋村文化廣場欣賞文藝表演。

化屋村初春盛夏,花開滿山崖,你在岸邊走一走,雋美的烏江百里畫廊,白墻青瓦的苗寨人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一幅新時代的“百姓富、生態美”和美鄉村畫卷徐徐展開。

09

網紅之村——煥河村

煥河村全貌。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江南

煥河村位于銅仁市德江縣共和鎮,地處烏江以西,村落前面的風林溪自西向東流入烏江,水源屬于雨源性河流,水質較好,四季流水不斷,水聲潺潺。村內有一座于1983年修建的“民衛井”,井水清澈、冬暖夏涼、流水潺潺。

煥河村民風淳樸,民族風貌保存完好,似世外桃源。2013年8月,煥河村獲住建部批復成為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之一。2022年,煥河村入選貴州“第四批全省鄉村旅游重點村”。

網紅打卡點民衛井。

煥河村因“古村樂樂”賬號在社交平臺上走紅,“樂樂”和“濤濤”也成為煥河村的代言人,古老的煥河村正逐漸被更多大山外的人所熟知。

統籌 周文君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熊江睿

編輯 劉思博

二審 李劼

三審 龐博

關鍵詞:

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