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竟然成了“老賴”。
剛剛,法院對他簽發了限制消費令。威馬汽車公司實體法人,也成了被強制執行的對象。
目前,威馬汽車存在多個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超1109萬。
(資料圖片)
事實上,威馬汽車成為老賴并非無跡可尋。
2022年11月,威馬內部通過管理層降薪50%、其他員工降薪30%等一系列財務措施,來降低運營成本。
2023年2月中旬,由于威馬停薪欠薪,導致湖北黃岡工廠兩百多名員工集體維權。
當時,威馬汽車的官方微博和威馬CEO沈暉個人微博的評論區也已被“討債”員工“占領”,并逐漸演變成購車車主的投訴陣地。
沈暉的微博下既有人催促補發工資和補繳公積金,亦有人敦促威馬解決車輛售后問題。
之后,2023年3月,在長達數月的服務缺位后,威馬汽車曾高調表示,全國將有超過100家經銷商門店陸續恢復常態化服務,為用戶解決各類購車、用車問題。
“打臉”的是,2023年3月初,上海市青浦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消費警示稱,威馬汽車或經營異常,提醒消費者謹慎購買。
到了2023年6月,威馬汽車再次停薪,只有總監及以上的中高層才有工資,其他人均暫停發放工資。
目前來看,威馬汽車在國內的門店多數依舊處于歇業狀態,即便開業的門店也普遍存在零部件庫存短缺現象。
成為老賴之后,威馬汽車門店再次開業的幾率也變得越來越低。
自成立以來,威馬共進行 11 輪融資,已公布額度的融資規模累計達到 350 億元,其中不乏包括上海國資投資平臺、海納亞洲創投基金(SIG)、湖北長江產業基金、安徽合肥產業基金、國投創益產業基金、廣州金融控股集團等國資的身影,還包括上汽集團、騰訊投資、百度等知名企業。
相比同期的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可謂是拿著一手好牌卻打得稀爛。
3月29日,威馬汽車被凍結股權約40.4億人民幣;5月15日,凍結股權數額1230萬人民幣;5月25日,凍結股權數額2248.5萬元;6月15日,威馬新能源汽車銷售(上海)有限公司被執行標的288.76萬余元。
此外,在5月上旬,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的威馬汽車4S店全部關門,導致2000余名車主保養、維修難。
再說幾句
回顧威馬汽車的造車之路,能很明顯地發現,不管是投資建廠的虧損,研發三年依舊使用第一代平臺架構,還是為了沖擊IPO,從科創板和港股轉到美股,最終又將目標瞄準港股。
這些迷之操作,再加上頻繁的人事變動、混亂的管理機制,讓威馬汽車看起來并不是很智慧的樣子,也讓威馬汽車“智敬每個你”的口號聽起來更加無力。
或許,成老賴的威馬汽車以后只剩腦殘粉會去考慮購買了。
都看到這里了,點個贊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