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頭條 > 頭條 >

華安基金倪斌&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祁宗超:產業機構變化 四行業跑贏大盤

華安基金倪斌&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祁宗超表示,日本崛起了在全球非常知名的高端制造領域、機器人工業領域、醫藥領域以及快消領域的一系列非常優秀的公司。日本泡沫破滅之后主要跑贏日本大盤的幾個行業,包括零售、服務、通信、電器以及精密儀器,還有醫藥。


(資料圖片)

以下為文字精華:

提問:李總對于日本泡沫經濟這段歷史有沒有什么需要補充?

倪斌:整個泡沫破滅之后,我想從整個產業結構做一些補充。站在當前的時點,日本比較讓大家比較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人口老齡化,還有年輕人對于生育的意愿是比較低的。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的整個產業政策也有了比較鮮明的特點。日本通過投入高科技,對一些高端的制造裝備進行了進一步的大力發展,尤其是工業機器人來替代。

比如說人口勞動力大幅下降,但是整個日本這些工業機器人的產出是全球最大的,這是他們應對老齡化推出來的一系列在全球比較占有優勢的這些競爭力的行業,包括科技領域現在比較熱門的半導體領域,有眾多日本的這些高科技的公司,在整個半導體的一些細分的領域里,在全球的市占率是非常高的。高端制造也是日經225里面非常重要的一塊權重,資本的占比是比較高的,這也跟整個日本的產業結構相吻合。

另外在這樣的一個人口結構的背景下,日本催生了面向銀發經濟或者面向單身的一系列的產業。比如說日本的便利店,可能更多的也是考慮到很多日本的單身的年輕人,他可能也不愿意回家燒菜做飯了,就在便利店里快速的解決,所以這一系列這樣的產業也是應運而生。

還有快速消費品,比如說優衣庫,當然這里我們隨便舉的例子,不做個股的推薦。它也是我們日經225的第一大權重,像這樣的快速的消費品,快消的這樣的一個行業的,就是面向一些年輕人的行業的興起。比如說以剛舉例的個股為例,像這樣的個股其實海外收入占比也非常高,不僅僅是面向于國內的。另一塊我們說就是日本的整個醫療的體系,包括日本有很多制藥的巨頭,它其實也是在人口老齡化之后,對于醫療這部分的比較大的需求,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日本在面對這一系列不利的背景下,它其實也崛起了在全球非常知名的高端制造領域、機器人工業領域、醫藥領域以及快消領域的一系列非常優秀的公司,這也是跟它的整個產業結構相符合。

提問:日本經濟泡沫破滅之后,日本股市出現了哪些結構性的行情和機會呢?

祁宗超:我們之前做過一個研究,我們把東證三十三個行業的指數做了一個四象限的劃分,1985年到1990年作為一個區間,1990年到2000年作為一個區間,兩個區間的漲跌幅,把它們相對于東證指數相對于大盤的指數進行了四個象限的劃分。

像服務業和零售業基本上是在泡沫之前和泡沫之后都是跑贏東證指數的,這個其實是代表了一個長趨勢的向好的日本的行業,包括說它反映了日本的整體的經濟結構里面服務業占比持續上升的一個過程。

零售業它反映的是在經濟下行的階段,日本的消費降級會出現一些結構性的機會,包括說像一些廉價商店或者自營品牌的這些便利店出現的,其實都是一個很好的投資的機會。

另外,我們看到說在泡沫破滅之后,進入到持續的下跌之后,其實還有4個行業也是跑贏東證大盤指數的,包括信息與通信、精密制造業、電器以及醫藥這4個行業。其實反映了不僅僅是日本,也是全球在80年代之后整個產業鏈向高端轉移的大的趨勢。

從日本的經驗來看的話,這4個行業其實在泡沫破滅之后是明顯享受了更加高速的成長,而且它們的成長不僅僅是因為估值的原因,很多也是因為來自業績的驅動。

總結來說,日本泡沫破滅之后主要跑贏了日本大盤的有幾個行業,包括零售、服務、通信、電器以及精密儀器,還有醫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