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鄭佩玉、李志凌
近年來,全球農藥市場的增長主要集中在以巴西、阿根廷為代表的拉美地區,以及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亞太地區。巴西、美國和中國是全球農藥市場規模排名前三的國家,農藥銷售額分別占比16%、12%和11%,市場集中度約占40%。在此大背景下,安徽久易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久易股份)于2022年遞交了創業板上市申請,以期在資本市場謀求一席之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3月31日,深交所上市委2023年第17次審議會議召開,結果顯示久易股份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會議現場上市委圍繞主要經營業績問題和安全生產問題展開問詢。
關聯借款信披不及時被監管
久易股份雖然還未登陸深交所創業板,但其早在2014年就掛牌新三板。
據久易股份2014年披露的新三板公開轉讓說明書,2001年沈運河及其岳父孫大鎰共同出資50萬元設立合肥久易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下稱:久易有限,久易股份前身),在2014年改制前,久易有限共進行了九次增資和兩次股轉。
需要注意的是,2011年12月20日久易有限召開關于第七次增資的股東大會,公司接受汪義江、余正蓮、賈立雨、孫宗輝等31名自然人以3.00元/出資額的價格增資,合計增資801萬元,其中267萬元計入注冊資本。
而在一個月后久易有限進行了第八次增資。據2012年1月4日久易有限股東大會,會議決議通過了程立松以7.10元/出資額的價格增資,合計增資1,250萬元。僅僅過了一個月,增資價格就達到了前次增資價格的2倍多。
程立松增資入股后,久易有限隨即召開股東大會再次增資,注冊資本由3,523萬元增加至5,080萬元,新增的1,557萬元注冊資本則是使用資本公積按股東的出資比例同比例增加。
又過了四個月后,2012年5月20日,武長松與沈運河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約定武長松將其所持有的久易有限0.14%股權以15.50萬元轉讓給沈運河,轉讓單價為2.15元/注冊資本。但是本次股轉的股東大會直至一年多后(2013 年10月30日)才召開,程序上存在瑕疵。
綜上,2012年程立松高價增資入股了久易股份,不過其定價依據及公允性久易股份并未披露說明。
之后,久易股份在新三板掛牌后,2016年1月程立松將其所持股份全部轉讓給了實控人的侄女孫宗輝,而孫宗輝受讓該部分股份時的轉讓款系從久易股份處所借來的。
另據本次IPO問詢回復,2016年1月4日,久易股份與孫宗輝簽訂借款協議,約定孫宗輝向公司借款1,800萬元,一年內償還,借款年利率為10%。同月,孫宗輝用該筆款項協議受讓原股東程立松持有的久易股份5%股份。
久易股份2016年年報和當年度的《關聯方資金占用情況說明公告》也均披露了孫宗輝于2016年1月向公司借款1,800萬元,且2016年年報披露孫宗輝已于2016年9月30日之前償還該借款及128.24萬元利息。
但令人疑惑的是,與《關聯方資金占用情況說明公告》同日發布的《關聯方向公司借款的關聯交易公告》顯示,孫宗輝于2015年1月向公司借款1,800萬元,約定一年內償還,借款年利率10%,2015年8月孫宗輝出具書面承諾該筆借款及利息于2016年9月30日之前償還。該公告信息與前述資料披露的孫宗輝該借款時間存在出入。
從2015年至2017年4月20日披露2016年年報期間,久易股份兩次變更了審計機構。新三板掛牌前聘請的主辦券商宏源證券在久易股份2016年10月收到安徽監管局現場檢查通知一個月多后就與其解除督導協議,之后久易股份聘用華龍證券為主辦券商。
就在2016年12月,久易股份收到安徽監管局監管措施決定書,決定書顯示久易股份被監管的原因之一是前述借款的信披不及時問題。
此外,2022年10月27日久易股份披露了一份《購買資產進展公告》,公告顯示公司以最高應價競得拍賣標的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紅楓路6號科研綜合樓101、201、301、401、501室,拍賣成交價為18,672,676元。2022年10月27日,久易股份已按照相關程序辦理并取得了該標的物的不動產權證。
據招股書上會稿,久易股份拍得標的目前系全資子公司安徽久凱農化有限公司(下稱:久凱農化)的注冊、主要生產經營地,房屋用途則是科研、辦公。久易股份也在4月10日公告中稱其將會搬遷和變更地址,變更后地址即為前次競拍所得房產的地址。
(截圖來自企信網)(截圖來自企信網)
但是,通過企信網可以看到非關聯公司安徽峰極未來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峰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住所均在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紅楓路6號科研綜合樓201室,根據公開信息,兩家公司開始在該處辦公(注冊)的時間為久易股份收購房產之前,目前尚未變更信息。
招股書與年報信披有出入
久易股份主營業務為農藥原藥及制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緊緊圍繞小麥、玉米等我國重要口糧和糧食作物的植保防護,主導產品為丙硫菌唑、環磺酮、煙嘧磺隆和苯磺隆的原藥及制劑。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1-6月(下稱:報告期)久易股份存在客戶與供應商身份重疊的情況。
農藥貿易商南京潤農生物科技有限(下稱:南京潤農)在2019年至2021年既是久易股份的供應商也是客戶。其中,2019年久易股份向南京潤農采購和銷售煙嘧磺隆原藥的金額分別為394.20萬元、289.89萬元。
對于同時采購和銷售嘧磺隆原藥合理性,久易股份解釋稱,公司的嘧磺隆原藥存在外采和自產自用兩種情況,煙嘧磺隆自產原藥和外購原藥在品質方面存在一定差異,自產煙嘧磺隆原藥含量為95%,外購煙嘧磺隆原藥部分含量為97%,用于滿足客戶不同需求。
久易股份還在招股書中明確表示:招股書與在全國股轉系統進行差錯更正后的年報不存在出入。但是,深入研究發現,久易股份的招股書與更正后的2021年年報披露的兩家子公司總資產數據披露存在出入。
(數據來自久易股份更正后2021年新三板年報)
據招股書,截至2021年末全資子公司久凱農化和久久福蛙的總資產分別為5,823.19萬元和7,024.96萬元,但更正后年報顯示兩家公司總資產分別為5,956.48萬元、7,106.96萬元,分別相差了133.29萬元、82.00萬元,并且招股書與更正后年報的會計師事務所和簽字會計師均為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及朱偉光、楊玉香二人,但是不知為何會出現兩份官方數據的出入?第三方中介機構的工作質量也不得不令人擔憂。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