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華燈初上。8月25日20時,在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吾悅廣場,有一個特別的“攤位”,沒產品、不叫賣,卻引得不少人駐足。
(資料圖片)
這是灃東新城創新開展的“八小時外”延時服務。在城市商圈等人流密集區舉辦的“政務夜市”暨“人人都是政務啄木鳥”活動,讓政務服務觸角進一步延伸。
“聽鄰居說,上周他在這里辦了老年證,我也來試試。”市民劉常芝湊上前去尋求幫助。
等老人坐定,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灃東)中心工作人員劉澤豫一邊細致地詢問相關證件信息,一邊引導老人來到對應的辦事“窗口”。不一會兒,老年證就遞到了劉常芝手中。“孩子沒時間陪我,我一個人出行不方便,最近正為這事發愁呢,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辦好,真是太方便了。”劉常芝開心地說。
“這是把朝九晚五的市民大廳搬到夜市來了”“這樣的政務服務接地氣、有煙火氣,夜市攤販和周邊百姓都歡迎”……翻看著留言本,記者不難感受到群眾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
根據群眾和企業實際辦事需求,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灃東)中心對政務服務事項進行系統梳理,篩選出社保、燃氣、公積金、企業開辦、人才服務、公共事務服務等9大領域“政務夜市”服務事項,利用每周五傍晚群眾消暑納涼的時間,現場“擺攤設點”,答疑解惑。
“有些業務需要接專網,沒法現場辦,又是群眾確實需要的,我們就采取收件之后代辦再郵寄的形式。我們自己克服困難,讓群眾最大程度享受便利。”灃東新城政務服務大廳管理中心副主任王曉茹說。
目前,在“政務夜市”上,西安市老年優待證、燃氣費繳費、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等業務均可現場受理、現場辦結;失業金申領、人才公寓申請等業務可現場進行資料受理確認。
記者看到,現場設置了“便民利企政策解讀”專區,采用“展板展示+現場講解+答疑交流”方式,對優化營商環境舉措、企業項目申報、個人及企業金融普惠政策等惠民惠企政策進行詳細解讀。
“群眾咨詢的業務五花八門。每次活動結束,我們都會針對群眾提問較多的問題進行專項學習。我在之前的培訓中學習過的一些法律知識,這次就用上了。”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灃東)中心商事登記窗口工作人員張軍蘭說,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在上崗前,她和同事在“政務夜校”進行了培訓。
人才公寓如何申請?科技型中小企業如何申報?公租房如何申請?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如何申請?辦理退稅業務需要什么資料?……“政務夜市”聚焦群眾和企業關心的問題,業務人員結合實際案例,面對面為群眾和企業講透政策、講明流程、講清資料,讓政策申報流程一聽就懂、辦事表單一填就對、辦事材料一審就過,提升群眾和企業辦事效率。
“我們辦‘政務夜市’的初衷是解決群眾‘上班沒時間辦、下班找不到地方辦’的問題。”王曉茹說。
為了更好了解群眾訴求,“政務夜市”還開設了“政務啄木鳥”、大家來“找茬”板塊,邀請群眾坐下來聊天,暢談對政務服務的感受和評價。
“第一次辦夜市,我們也很忐忑,擔心帶的材料不夠全面。”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灃東)中心工作人員張思瑤介紹,“我們每一次回來都會總結經驗,后期根據群眾建議,細化已有的服務,陸續增設了不動產登記和稅務咨詢等業務。”
兩個月間,“政務夜市”舉辦了六期,共受理辦件咨詢2086人,現場辦件34例,回收有效“啄木鳥”問卷300份。
“金點子”帶來火花。工作人員通過對現場收集來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梳理,將新的工作計劃提上日程。
王曉茹告訴記者,天氣轉涼,“政務夜市”就暫停了,但是走進群眾、深入企業的工作思路不會變。未來,他們計劃到園區、企業中去,打造政務集市。“一定要把辦公桌搬到企業跟前、搬到群眾家門口,讓大家切實感受到辦事的便利。”王曉茹說。(記者 侯燕妮 實習生 王紫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