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7月份各大車企的數據公布,我們發現,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進一步提升,各大車企們的表現也是越來越好,絕大部分車企,在7月份都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
比如比亞迪、埃安、理想、蔚來、極氪等,表現都非常不錯,同比、環比都在增長,10多家企業的銷量,均超過了1萬臺。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被大家寄以厚望的華為問界,這次卻掉隊了,并且掉隊嚴重。
【資料圖】
數據顯示,7月份賽力斯汽車僅賣出 4240 輛,同比下降 46%,環比下滑25%,目前賽力斯汽車旗下,主要就是AITO問界,也就代表著問界僅賣出4240臺。
按照網友的排法,月銷量不過萬的問界已經進入了不入流的車企排名之前,連第三梯隊都排不上了。
前段時間李想表示,問界把理想ONE打殘了,不得不逼著理想趕緊推出了L系列,那么為何到了2023年,把理想反殘的問界,卻啞火了?是華為的光環不好使了么?
在我看來,有幾個原因:
1、產品力還是不太夠。
去年問界推出時,競爭沒這么激烈,所以問界M5、問界M7有一定競爭力。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蔚小理、極氪等品牌,均推出了競品車型,大家表現都非常好。
同時很多的競品車型,性價比也非常高,相對而言,曾經競爭力十足的問界系列,優勢不那么明顯了。
2、華為光環不是萬能解藥。
雖然很多人不承認,但事實上卻無法否認,問界的銷量,在早期真的是靠華為光環撐起來的,靠著華為品牌號召力,以及華為渠道。
華為粉絲迅速的了解了問界汽車,也買了問界汽車,這是問界早期的銷售來源。
不過,隨著競爭加劇,鐵粉已經買了問界,不是鐵粉在觀望,其它品牌推出的車又多,競爭越來越激烈,粉絲們也就沒那么因為情懷而買單了。
3、華為前段時間重申不造車的影響
這個估計大家都清楚了,今年早前一段時間,華為重申自己不造車,甚至不允許華為用于AITO、問界等宣傳。這多多少少也對問界的造成了影響。
另外,目前據傳華為在與更多的車企合作,江淮、奇瑞等等,所以不可否認的是,華為的精力也肯定會有所分散。
那么面對目前這種困境,華為接下來會怎么出招?靠問界M9,還是與更多車企,打造更多有產品力,有競爭力的車型?
原文標題 : 下跌46%,問界掉隊嚴重,華為接下來出什么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