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上市公司 >

中山上半年工業投資增速全省第二,先進制造業領勢未來

2023年已過半程,廣東各地市上半年經濟數據已全部出爐。南方都市報推出《數見“城色”粵來越好:廣東21城經濟半年報透視》,從大灣區建設、實體制造業、擴內需穩外需、鄉村振興、綠美廣東等方面,以數為引,探問21城高質量發展的“城色”。

廣東各地市上半年經濟數據陸續出爐,中山的表現可圈可點。從GDP增速看,中山5.5%的增速排名全省第4、珠三角第2,在珠三角僅次于深圳;從GDP總量看,中山暫時反超湛江,距離全省第8的江門差距微小。


(資料圖片)

當前,中山提出多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力爭2025年工業投資突破1000億元,到2035年實現GDP等主要經濟指標翻一番,矢志再造一個新中山。

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3%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山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725.89億元,同比增長4.3%,增速較1—5月回升2.1個百分點。

工業數據回暖與中山近年來大力開展的“工改”攻堅戰緊密相關。當前,中山大力開展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為產業發展拓空間。截至目前,通過“工改”,中山已整理超過2.2萬畝產業空間。在此基礎上,今年中山累計舉辦各類招商活動逾30場,遴選了首批23個優質項目、超7000畝用地對外招商,并推出10宗百畝以上產業用地“掛榜招商”。

截至7月中旬,中山市招商項目簽約投資總額757.9億元,同比增加84.4%,交出了近年最佳招商“成績單”。

分行業看,今年1-6月,在產的34個大類行業中,20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為58.8%,相比去年得到了進一步修復。其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8.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2.9%;醫藥制造業增長41.9%;食品制造業增長6.9%。

今年以來,中山推動新時代“十大艦隊”揚帆出海。對應“十大艦隊”的產業類型,可以看出中山現代產業正在加速轉型:上半年先進制造業增長7.9%,占規上工業的比重為50.1%;高技術制造業增長7.1%,占比為15.8%,相比去年均有所提升。7月18日,中山開展今年首場“大手拉小手”產業鏈供應鏈對接系列活動,推動形成鏈主企業強力帶動、中小企業緊密協作、產業鏈配套體系完備的發展生態,實現產業鏈整體質量的提升。

工業投資增速排名全省第2

工業投資的持續高速增長,是中山今年經濟運行的又一大亮點。上半年中山工業投資同比增長50.8%,增速排名全省第2,工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從上年同期的23.0%升至36.8%。

“工業投資上去了,未來工業才能上去,要為城市未來而戰,不能急功近利?!敝猩揭患径冉洕蝿莘治鰰赋?。近三年,中山工業投資增速分別為49.8%、31.6%和20.4%,連續實現大幅增長。

今年以來,中山工業投資的快速增長,有兩方面原因值得一提:一是先進制造業投資、高技術制造業投資的高速增長,兩個方面增速均超過70%;二是新落地、新動工項目的快速動工,比亞迪智能終端零部件項目、中廣核清潔能源技術項目等項目對全市工業投資增長拉動作用大。

據悉,截至7月14日,納入中山2023年計劃動工重點工業項目420個、計劃投資總額987.5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19個、計劃投資總額361.6億元。420個項目中,已動工項目160個,計劃投資總額304.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8.6%、140%,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7個、計劃投資總額99.6億元。

對照“全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100個、10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10個”的年度目標,中山招商引資的新突破,將推動工業投資進一步加速。

16個鎮街經濟增速超5.3%

鎮街是中山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今年上半年,中山22個鎮街中,有21個實現正增長,其中16個鎮街經濟增速都在5.3%以上。全力奔跑的鎮街大多都交上了一份來之不易的答卷。

作為中山的“東承”橋頭堡和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主陣地,翠亨新區以12.7%的增速排名全市鎮街首位,GDP總量占全市比重持續提升。翠亨新區在規上工業增加值、工業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多項主要數據上,均排名全市前列。其中,翠亨新區工業投資同比增長77.3%,總量已經位于全市第2。此外,阜沙、神灣、坦洲、沙溪、東鳳、三角等鎮街GDP增速均超過8%。

去年GDP增速、規上工業增加值均為負增長的小欖鎮,今年上半年GDP增速達5.3%,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3.3%,均高于全省平均增速,延續一季度以來經濟總量全市第1的位置。同時,小欖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5.2%的增速排名全市鎮街第2。

鎮街的高質量發展成色,在工業復蘇中得到檢驗。從全市來看,除2個鎮街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外,其余鎮街這項指標均實現正增長。

中山市委十五屆六次全會提出,力爭5年內打造2個GDP700億元以上鎮街、3個GDP300億—700億元鎮街、5個GDP200億—300億元鎮街。中山鎮街的沙場賽馬,為中山高質量發展打好了地基。

多重利好促進消費市場升溫回暖

今年上半年,中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2%,在全省排名第7、珠三角第5,經濟回暖和促消費政策等利好因素推動中山人氣回歸。

上半年,中山社消零總額851.52億元中,商品零售784.09億元,同比增長4.5%;餐飲收入占67.44億元,同比增長15.0%。

餐飲收入是支撐消費恢復的重要力量。今年來,中山各鎮街積極謀劃66家潛力美食街區和夜經濟集聚區,中山市商務局、中山市交通運輸局聯合商家制作“中山夜經濟地圖”。政府發放夜經濟消費券,開展中山樂購系列活動、“知味中山”活動,累計讓利消費者超4000萬元,開展夜間出行打車券活動,拉動超80萬元夜間消費,促進夜間經濟持續升溫。

從社消零的商品零售類值情況看,家用和音像器材類增速最快,為126.6%。金銀珠寶類、中西藥品類商品零售增速次之,分別為39.5%和23.1%。中山積極推動家電“以舊換新”活動,激活市場潛力。活動主推中山制造商品,拓寬中山產業銷售渠道,其間累計達成交易1.5萬次,投入超500萬元,拉動消費超1.78億元。1-6月,限上家電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26%。

服務業的增長也是拉動中山經濟增長的重要一環。上半年,中山市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接觸性聚集性服務業明顯改善,客運量、旅客周轉量分別同比增長38.9%和67.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增長8.5%。

此外,短途通勤出行需求增加,中山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也打開了新世界。上半年,在汽車類商品零售同比下降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53.4%,凈增11.3億元,實現逆勢突圍。

策劃:戎明昌 劉江濤

執行策劃:王瑩 謝江濤

統籌:任先博 程洋 戴越 柴華

采寫:南都記者呂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