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上市公司 >

世界頭條:沈陽發布消費提示:參加校外培訓謹記“五個要”

央廣網沈陽7月4日消息(記者 李子平)暑假即將來臨,中小學生將會選擇利用假期時間參加課外培訓,為了切實保護學生及家長合法權益,防范課外培訓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及消費陷阱,沈陽市消費者協會、沈陽市教育局在聯合開展校外培訓“平安消費”專項行動的基礎上,向廣大消費者發布校外培訓消費提示,提示家長及學生在選擇校外培訓時,做到“五個要”。

一要科學選擇校外培訓機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家長要根據孩子實際情況,理性參加校外培訓,選擇正規的校外培訓機構。參加培訓前,要仔細了解培訓機構是否正規,辦學許可、營業執照(社會服務機構登記)等資質是否齊全。還要仔細了解師資力量、從教人員的執業資格、教學內容等。家長可通過教育部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校外培訓家長端”APP進行查詢。

二要簽訂規范培訓服務合同

家長為孩子報名參加培訓前,要與校外培訓機構簽訂由教育部和市場監管總局制定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2021版),對培訓內容、培訓期限、時間安排、收費金額、退費辦法、違約責任,以及爭議解決途徑等條款要仔細閱讀;不要輕信培訓機構的任何口頭承諾,審慎填寫其他附加條款。

三要理性支付培訓費用

繳費時不要一次性繳納超過3個月或60個課時費用,且單筆繳費金額不要超過5000元,切莫被“多繳納費用贈課、打折”等小利所誘惑。繳費一定要通過“沈陽教培”小程序繳入培訓機構的資金監管專用賬戶,以保證預付學費安全。

四要妥善保管相關票據

家長要妥善保管培訓服務合同副本、繳費憑證等消費憑據;對于培訓機構關于培訓場地、師資力量、教學效果、設施設備的招生說明材料也要妥善留存;與培訓機構學管(教師)的微信聊天截圖、語音信息等也要留存,避免日后發生消費糾紛。

五要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消費者要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如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首先與培訓機構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成,可向主管部門或消費者協會投訴;也可通過司法程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