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上市公司 >

全球今亮點!小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熊跳舞》

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熊跳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您。如果這17篇文章還不能滿足您的需求,您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小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熊跳舞》相關的文章。

篇1:小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熊跳舞》

小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熊跳舞》


【資料圖】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用笨拙與歡快的.動作表現ABA結構,學習聽間奏。

2.讓幼兒創編動作自由的表現小熊跳舞的形象并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譜一幅;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引子,激發幼兒興趣。

熊媽媽有兩個熊寶寶,一個叫熊大大,一個叫熊小小。大大長得很胖,走起路來很慢,活動起來不太方便。小小很瘦,很可愛很活潑。“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喜歡跟著音樂跳舞,聽音樂響起來啦!它們要跟著跳舞啦!

2.傾聽音樂,按照音樂節奏指掛圖。

指圖譜提問。

(1)指圖(一)提問:告訴我這是誰在跳舞?(大大)為什么?(因為音樂速度緩慢,聽起來很笨拙。)

(2)指圖(二)提問:這是誰在跳舞?(小小)為什么?

(3)指圖(三)提問:現在又是誰在跳舞?(大大)

小結:熊大大跳了兩遍舞,因為他覺得自己有點胖,活動不太方便,想多活動要和小小一樣靈活。小小跳了一遍舞。

3.分段聽音樂,布置聽音樂任務。

(1)聽音樂A段。布置聽音樂任務:大大和小小跳舞時的音樂一樣嗎?大大跳舞時的音樂是什么樣的?(慢、重不歡快)

(2)聽音樂B段。布置聽音樂任務:小小跳舞時的音樂是什么樣的?(歡快、讓小朋友聽了也想跳舞)

(3)用一個動作表示間奏是在休息。

(4)聽音樂A段。布置聽音樂任務:大大跳了兩遍舞,跳兩遍舞時的音樂一樣嗎?(一樣)

小結:大大跳了兩遍舞,而且音樂是一樣的。音樂很慢、重不歡快。小小跳了一遍音樂歡快、活潑。

4.創編動作。

想象一下熊大大跳舞時是什么樣的。熊小小跳舞是什么樣的。

5.分角色游戲。

6.活動結束:大大和小小玩得真高興,不過他們有些累了,想休息一下,我們下次再一塊玩這個游戲好嗎?

教學反思:

一個較完整的音樂活動應該欣賞在前,學習在后,從而挖深價值,促進幼兒發展。而如何使幼兒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和美,導入則很重要。我們教師應該結合具體的歌曲,創設情境,引導幼兒欣賞。并且我們教師要苦練基本功,這樣才能駕馭一個音樂活動,從而提高孩子的音樂能力。

篇2:《熊跳舞》音樂教案

活動名稱:熊跳舞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用笨拙與歡快的動作表現ABA結構,學習聽前奏、間奏。

2、用自己想象的動作自由表現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

3、找好朋友并和他一起跳舞,學習自己找空地方活動,不與他人擠在一起。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5、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重點:用自己想象的動作自由表現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找好朋友并和他一起跳舞,學習自己找空地方活動,不與他人擠在一起。

難點:傾聽音樂,用笨拙與歡快的動作表現ABA結構,學習聽前奏、間奏。

活動準備:

幼兒經驗基礎:

材料準備:

1、教學掛圖“熊跳舞”1張。

2、四腳能活動的小熊絨布玩具1只。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引導策略

有效提問

一、圖形辨認

1、指出圖1中相同的圖形。

2、指出圖2中相同動作的小熊。

3、明確圖中一前一后是相同的,中間是不同的。

二、傾聽音樂,觀看布熊表演。

1、邊欣賞音樂,邊觀看布熊表演。

2、再次欣賞,知道音樂一樣時,熊也跳得一樣。

三、跟隨音樂做動作。

1、創編小熊笨拙的動作,隨A段音樂表演。

2、隨B段音樂自由動作,表現小熊歡快地表演。(等所有小熊都找到空地方站好后,再聽音樂跳舞。)

3、隨音樂完整表演。(大膽表現,盡量做出與別人不同的跳舞動作)

四、結伴表演

1、找好朋友,商量一人跳舞,另一人模仿。

兩人交換任務。

(一)

1、這是誰啊?它在干什么?

2、它們跳舞的動作一樣嗎?哪兩只小熊的動作是一樣的?

3、一前一后的小熊動作是相同的,中間的小熊動作是不同的。

(二)

1、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熊跟著音樂是怎樣跳舞的好嗎?

2、小熊跳的好看嗎?我們再來聽一遍音樂,看看小熊跳舞的動作是不是和音樂一樣?是不是能合起來。

(三)

1、小熊跳舞的動作是不是和音樂一樣?小熊跳舞真開心,我們小朋友想不想和小熊一起跳啊?那我們來聽第一段音樂,聽完后你用動作把它表現出來。(小熊是胖呼呼的,它的動作是笨笨的、慢慢的。)一起來學學。小熊們你們跳舞時不要擠在一起,不然要摔跤的,能不能做到啊?

2、我們來聽第二段音樂。聽起來是怎么樣的?小熊越跳越開心了,你們可以自己做表示高興的動作。

3、現在我們一起完整的來跳一遍,你們盡量做出與別人不同的跳舞動作。

(四)

1、現在我們找到一個好朋友,一個人跳舞、另一個人學他的"動作。你們兩個人自己商量一下,誰先跳,誰先學。

2、兩個好朋友交換一下,剛才學的人現在來跳舞。

教學反思:

一個較完整的音樂活動應該欣賞在前,學習在后,從而挖深價值,促進幼兒發展。而如何使幼兒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和美,導入則很重要。我們教師應該結合具體的歌曲,創設情境,引導幼兒欣賞。并且我們教師要苦練基本功,這樣才能駕馭一個音樂活動,從而提高孩子的音樂能力。

小百科:跳舞通常指伴隨音樂按照有節奏的步伐而移動,或者單獨一個人,或者帶一個舞伴,或者以集體形式,是為了好看或是追求某種涵意。

篇3:《熊跳舞》音樂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等待前奏和間奏,學習辨別aba音樂。

2、根據音樂用不同和相同的動作表現結構。

3、以積極的情緒參與音樂活動,體驗愉快的情感。

活動準備:

圖片:兩只走路的小熊,兩只跳舞的小熊、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出示小熊:引起幼兒的興趣,和小熊打招呼

2、欣賞a段:教師播放a段音樂,引導幼兒傾聽并表現。

提問:小熊怎么來的?(個別――集體)幼兒學學小熊走的動作。

教師擺圖:走路的小熊

3、處理前奏:63636363小熊早上出門要做什么事情呢?引導幼兒說說做做。

4、欣賞b段:教師播放b段音樂,引導幼兒傾聽并表現

提問:小熊現在去干什么了?(幼兒討論回答)幼兒學學小熊跳舞或游戲的動作

教師擺圖:跳舞的小熊

5、表演a段和b段

6、處理間奏:小熊跳完舞,做完游戲有點累了,會干什么?(幼兒在間奏處做做擦汗、喝水的動作。)

7、欣賞c段=a段:教師播放c段音樂:聽聽小熊又在干什么?和小熊剛才做的什么動作的音樂是一樣的?老師這里有兩張圖,請小朋友說說,應該擺哪一張?(幼兒擺圖)

8、完整欣賞音樂并表演。(2――3)遍。提醒幼兒開始走的動作和最后走的動作是一樣的。

9、你喜歡小熊的什么動作?還有那些動物可以想小熊那樣走路?下次我們再跟別的小動物玩。

篇4:熊跳舞音樂教案

熊跳舞音樂教案

活動名稱:音樂:熊跳舞

活動目標:1、傾聽音樂,用笨拙與歡快的動作表現ABA結構,學習聽前奏、間奏。

2、用自己想象的動作自由表現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

3、找好朋友并和他一起跳舞,學習自己找空地方活動,不與他人擠在一起。

重點:用自己想象的動作自由表現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找好朋友并和他一起跳舞,學習自己找空地方活動,不與他人擠在一起。

難點:傾聽音樂,用笨拙與歡快的動作表現ABA結構,學習聽前奏、間奏。

活動準備:

幼兒經驗基礎:

材料準備:1、教學掛圖“熊跳舞”1張。

2、四腳能活動的小熊絨布玩具1只。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引導策略

有效提問

一、圖形辨認

1、指出圖1中相同的圖形。

2、指出圖2中相同動作的小熊。

3、明確圖中一前一后是相同的,中間是不同的。

二、傾聽音樂,觀看布熊表演。

1、邊欣賞音樂,邊觀看布熊表演。

2、再次欣賞,知道音樂一樣時,熊也跳得一樣。

三、跟隨音樂做動作。

1、創編小熊笨拙的動作,隨A段音樂表演。

2、隨B段音樂自由動作,表現小熊歡快地表演。(等所有小熊都找到空地方站好后,再聽音樂跳舞。)

3、隨音樂完整表演。(大膽表現,盡量做出與別人不同的跳舞動作)

四、結伴表演

1、找好朋友,商量一人跳舞,另一人模仿。

兩人交換任務。

一/1、這是誰啊?它在干什么?

2、它們跳舞的動作一樣嗎?哪兩只小熊的動作是一樣的?

3、一前一后的小熊動作是相同的,中間的.小熊動作是不同的。

二/1、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熊跟著音樂是怎樣跳舞的好嗎?

2、小熊跳的好看嗎?我們再來聽一遍音樂,看看小熊跳舞的動作是不是和音樂一樣?是不是能合起來。

三/1、小熊跳舞的動作是不是和音樂一樣?小熊跳舞真開心,我們小朋友想不想和小熊一起跳啊?那我們來聽第一段音樂,聽完后你用動作把它表現出來。(小熊是胖呼呼的,它的動作是笨笨的、慢慢的。)一

起來學學。小熊們你們跳舞時不要擠在一起,不然要摔跤的,能不能做到啊?

2、我們來聽第二段音樂。聽起來是怎么樣的?小熊越跳越開心了,你們可以自己做表示高興的動作。

3、現在我們一起完整的來跳一遍,你們盡量做出與別人不同的跳舞動作。

四/1、現在我們找到一個好朋友,一個人跳舞、另一個人學他的動作。你們兩個人自己商量一下,誰先跳,誰先學。

2、兩個好朋友交換一下,剛才學的人現在來跳舞。

篇5: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熊跳舞》

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熊跳舞》

活動目標:

1、學跳雙圈集體舞,能初步跟著音樂合拍地動作。

2、探索熊走路、熊跳舞等簡單動作。

活動準備:

熊跳舞的錄音帶、有跳圓圈舞的經驗、紅、黃腕花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T: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音樂,一起來聽一聽。(1遍)

提問: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么感受?

你覺得這段音樂表現的是哪個動物?

2、師講述故事

二、探索動作,完整練習

1、探索熊走路、熊跳舞的動作

T:誰會學小熊膽走路的樣子?(個別—集體)

T:兩只小熊高興地跳起了舞,誰來學學看,這個動作最好是兩個人合作完成的?(個別—集體)

2、聽口令練習動作

T:小熊小熊走走走,小熊小熊面對面------

3、聽鋼琴伴奏表演(A+B)

師帶幼兒跳一遍,提問:什么時候要面對面?

再次表演一遍。

三、學跳雙圈舞

1、站圓,聽鋼琴音樂跳兩遍

請帶紅花的小朋友到中間面向圓心,向后轉。

請帶黃花的小朋友找一個離你最近的紅花朋友面對面站好。

請紅花、黃花面向圓站好。

提問:兩個朋友一起走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交換舞伴

伸出帶腕花的手指現在的朋友,順著腕花的方向指下一個朋友。

里圈的朋友不動,外圈的朋友小跑步找到下一個朋友。

聽鋼琴音樂練習兩遍。

3、集體舞的發展

聽錄音機里的音樂表演兩遍。

交換里外圈,表演兩遍。

四、結束:

T:今天我們學會了跳雙圈舞,你和舞伴跳舞時開心嗎?如是跳舞時眼睛你看著好朋友,你會感到更高興。下次我們再來跳更多的`集體舞蹈。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篇6:中班音樂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熊跳舞》

中班音樂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熊跳舞》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用笨拙與歡快的動作表現ABA結構,學習聽前奏、間奏。

2、用自己想象的動作自由表現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

活動重難點:

重點:用自己想象的.動作自由表現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找好朋友并和他一起跳舞,學習自己找空地方活動,不與他人擠在一起。

難點:傾聽音樂,用笨拙與歡快的動作表現ABA結構,學習聽前奏、間奏。

活動準備:

幼兒經驗基礎:

材料準備:1、教學掛圖“熊跳舞”1張。

2、四腳能活動的小熊絨布玩具1只。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圖形辨認

1、指出圖1中相同的圖形。

2、指出圖2中相同動作的小熊。

3、明確圖中一前一后是相同的,中間是不同的。

二、傾聽音樂,觀看布熊表演。

1、邊欣賞音樂,邊觀看布熊表演。

2、再次欣賞,知道音樂一樣時,熊也跳得一樣。

三、跟隨音樂做動作。

1、創編小熊笨拙的動作,隨A段音樂表演。

2、隨B段音樂自由動作,表現小熊歡快地表演。(等所有小熊都找到空地方站好后,再聽音樂跳舞。)

3、隨音樂完整表演。(大膽表現,盡量做出與別人不同的跳舞動作)

四、結伴表演

1、找好朋友,商量一人跳舞,另一人模仿。

兩人交換任務。

一/1、這是誰啊?它在干什么?

2、它們跳舞的動作一樣嗎?哪兩只小熊的動作是一樣的?

3、一前一后的小熊動作是相同的,中間的小熊動作是不同的。

二/1、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熊跟著音樂是怎樣跳舞的好嗎?

2、小熊跳的好看嗎?我們再來聽一遍音樂,看看小熊跳舞的動作是不是和音樂一樣?是不是能合起來。

三/1、小熊跳舞的動作是不是和音樂一樣?小熊跳舞真開心,我們小朋友想不想和小熊一起跳啊?那我們來聽第一段音樂,聽完后你用動作把它表現出來。(小熊是胖呼呼的,它的動作是笨笨的、慢慢的。)一起來學學。小熊們你們跳舞時不要擠在一起,不然要摔跤的,能不能做到啊?

2、我們來聽第二段音樂。聽起來是怎么樣的?小熊越跳越開心了,你們可以自己做表示高興的動作。

3、現在我們一起完整的來跳一遍,你們盡量做出與別人不同的跳舞動作。

四/1、現在我們找到一個好朋友,一個人跳舞、另一個人學他的動作。你們兩個人自己商量一下,誰先跳,誰先學。

2、兩個好朋友交換一下,剛才學的人現在來跳舞。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篇7:《熊跳舞》大班音樂教案

活動目標:

1、學跳雙圈集體舞,能初步跟著音樂合拍地動作。

2、探索熊走路、熊跳舞等簡單動作。

3、體驗交換舞伴及與舞伴共舞的快樂。

活動準備:

熊跳舞的錄音帶、有跳圓圈舞的經驗、紅、黃腕花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T: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音樂,一起來聽一聽。(1遍)

提問: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么感受?

你覺得這段音樂表現的是哪個動物?

2、師講述故事

二、探索動作,完整練習

1、探索熊走路、熊跳舞的動作

T:誰會學小熊膽走路的樣子?(個別―集體)

T:兩只小熊高興地跳起了舞,誰來學學看,這個動作最好是兩個人合作完成的?(個別―集體)

2、聽口令練習動作

T:小熊小熊走走走,小熊小熊面對面------

3、聽鋼琴伴奏表演(A+B)

師帶幼兒跳一遍,提問:什么時候要面對面?

再次表演一遍。

三、學跳雙圈舞

1、站圓,聽鋼琴音樂跳兩遍

請帶紅花的小朋友到中間面向圓心,向后轉。

請帶黃花的小朋友找一個離你最近的紅花朋友面對面站好。

請紅花、黃花面向圓站好。

提問:兩個朋友一起走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交換舞伴

伸出帶腕花的手指現在的朋友,順著腕花的方向指下一個朋友。

里圈的朋友不動,外圈的朋友小跑步找到下一個朋友。

聽鋼琴音樂練習兩遍。

3、集體舞的發展

聽錄音機里的音樂表演兩遍。

交換里外圈,表演兩遍。

四、結束:

T:今天我們學會了跳雙圈舞,你和舞伴跳舞時開心嗎?如是跳舞時眼睛你看著好朋友,你會感到更高興。下次我們再來跳更多的集體舞蹈。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篇8:中班音樂熊跳舞教案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用笨拙與歡快的動作表現ABA結構,學習聽前奏、間奏。

2、用自己想象的動作自由表現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

3、找好朋友并和他一起跳舞,學習自己找空地方活動,不與他人擠在一起。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重難點:

重點:用自己想象的動作自由表現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找好朋友并和他一起跳舞,學習自己找空地方活動,不與他人擠在一起。

難點:傾聽音樂,用笨拙與歡快的動作表現ABA結構,學習聽前奏、間奏。

活動準備:

幼兒經驗基礎:

材料準備:

1、教學掛圖“熊跳舞”1張。

2、四腳能活動的小熊絨布玩具1只。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圖形辨認

1、指出圖1中相同的圖形。

2、指出圖2中相同動作的小熊。

3、明確圖中一前一后是相同的,中間是不同的。

二、傾聽音樂,觀看布熊表演。

1、邊欣賞音樂,邊觀看布熊表演。

2、再次欣賞,知道音樂一樣時,熊也跳得一樣。

三、跟隨音樂做動作。

1、創編小熊笨拙的動作,隨A段音樂表演。

2、隨B段音樂自由動作,表現小熊歡快地表演。(等所有小熊都找到空地方站好后,再聽音樂跳舞。)

3、隨音樂完整表演。(大膽表現,盡量做出與別人不同的跳舞動作)

四、結伴表演

1、找好朋友,商量一人跳舞,另一人模仿。

兩人交換任務。

一/1、這是誰啊?它在干什么?

2、它們跳舞的"動作一樣嗎?哪兩只小熊的動作是一樣的?

3、一前一后的小熊動作是相同的,中間的小熊動作是不同的。

二/1、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熊跟著音樂是怎樣跳舞的好嗎?

2、小熊跳的好看嗎?我們再來聽一遍音樂,看看小熊跳舞的動作是不是和音樂一樣?是不是能合起來。

三/1、小熊跳舞的動作是不是和音樂一樣?小熊跳舞真開心,我們小朋友想不想和小熊一起跳啊?那我們來聽第一段音樂,聽完后你用動作把它表現出來。(小熊是胖呼呼的,它的動作是笨笨的、慢慢的。)一起來學學。小熊們你們跳舞時不要擠在一起,不然要摔跤的,能不能做到啊?

2、我們來聽第二段音樂。聽起來是怎么樣的?小熊越跳越開心了,你們可以自己做表示高興的動作。

3、現在我們一起完整的來跳一遍,你們盡量做出與別人不同的跳舞動作。

四/1、現在我們找到一個好朋友,一個人跳舞、另一個人學他的動作。你們兩個人自己商量一下,誰先跳,誰先學。

2、兩個好朋友交換一下,剛才學的人現在來跳舞。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篇9: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三只熊》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三只熊》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用三種不同的動作來表達表現。

2、喜歡與同伴參與音樂游戲,體驗親親熱熱一家的情感。

3、借助小圖譜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4、能跟著節奏打節拍。

活動準備:

歌曲、三只熊圖片

活動內容:

一、欣賞歌曲《三只熊》(理解歌詞內容,用不同的動作表示不同的形象)

T:今天我們要到小熊家去做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他們吧!

(出示三只熊的圖片)

T:他們是誰啊?

C:熊爸爸、熊媽媽、熊寶寶

T:我們一起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C:熊爸爸你好、熊媽媽你好、熊寶寶你好

2、第一次欣賞歌曲。

T:熊寶寶一家想要唱一首歌給大家聽,你們想聽嗎?

C:想

T: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看歌曲里唱了什么?歌曲中熊爸爸,熊媽媽,熊寶寶長的是什么樣子的?(播放音樂)

T:你們聽到歌里面唱到熊爸爸長得怎么樣?

(教師可以做動作提示幼兒)

(重點區分詞匯:胖嘟嘟、苗條、可愛)

T:熊爸爸胖嘟嘟,熊媽媽很苗條,熊寶寶真可愛,用什么動作能讓別人分清楚他們三個呢?(請個別幼兒做一些動作)

小結:熊爸爸很有力氣,可以保護熊媽媽和熊寶寶,所以是胖嘟嘟的;熊媽媽最愛漂亮,苗條這個詞語真好聽;熊寶寶真可愛,大家都喜歡。

二、演一演(模仿動作表演,體驗親親熱熱一家的情感。)

T:熊寶寶一家不僅會唱歌,還會用動作來跳舞呢!讓我們一起跟著小熊一家跳一跳,唱一唱。

重點: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聲演唱,大膽表現。

分組角色表演

T:現在請你們上來扮演熊寶寶一家。

T:小朋友們今天和小熊一家跳舞開不開心。

C:開心

T:和小熊一家跳舞開不開心,讓我們回去也和其他小朋友也跳一跳吧。和客人老師說再見。

活動反思:

教師在活動中提問準確,能關注幼兒的表現。當個別幼兒出現不合拍時教師能及時的指導,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注意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聆聽音樂以及用聲勢動作表現音樂時幼兒情緒好,回答問題積極主動,在最后的合作中能專注的看指揮,達到三聲部合奏的.效果。

在活動中也還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教師對重點目標的達成度關注的不夠,如果請幼兒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演奏中能調換一下角色會更好。另外在樂器的擺放和樂器的選擇上在進行細致的斟酌會取得更加令人滿意的效果。

篇10:小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小兔和熊》

小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小兔和熊》

設計意圖:

由于小班幼兒主體性處于剛剛萌發的幼稚狀態,常常表現出無知、無序,他們的自控能力、主動意識差,規則意識尚沒建立,所以我設計該活動,旨在情境與游戲中,鍛煉孩子的自控能力與規則意識。

小班的孩子年齡雖小,但是已經能初步感知音樂的快慢,但由于小班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所以在活動中,我借助”小兔跳與“相親相愛”兩個動作,讓孩子把對音樂的感受表現出來,“裝死”更是趣味性地訓練了孩子短暫性地自控能力。

活動目標:

1.借助游戲情景表演及故事經驗,理解游戲規則,在熊出現的音樂游戲情境中控制不動。

2.感受音樂中的歡快與舒緩,并能用“小兔跳”與“相親相愛”兩個動作進行表現。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了解熊是兇狠的動物會吃小動物。

物質材料準備:音樂剪輯,一位扮演熊的老師。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發興趣。

1.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老師要變成誰?

2.互相打招呼。兔寶寶們好!

二、傾聽故事,感知音樂。

1.“今天天氣真好,兔媽媽要帶兔寶寶們出去散步,你們愿意嗎?”

2.“可是森林里有可怕的熊,它們可喜歡吃小兔子了,如果我們遇到熊那怎么辦呢?”

3.“讓我們聽聽故事里的小兔是怎么不讓熊吃到自己的。”(一邊放音樂,一邊講述故事)

三、創編動作,表現音樂。

1.創編“裝死”的動作。

“為什么熊沒有把小兔吃掉?”

“誰會裝死,請你來表演一下。(請一幼兒師范)讓我先來聞聞,搬搬他的腿,搬搬他的手。

”誰還愿意來表演裝死?“(讓所有的幼兒體驗)讓我來檢查一下。

2.創編”相親相愛“的動作。

四、完整游戲,強化規則。

1.走,兔寶寶讓我們出去散步吧!(完整播放音樂)

2.剛才我們散步時候的音樂,有的快,有的慢,音樂快快的時候,我們做什么動作的呀?音樂慢慢的時候我們又做了哪些動作?

3.讓我們再到別的地方去散散步吧!可是那里有好多熊,我們可要小心哦!

五、舞蹈表演,體驗成功。

1.”小朋友真厲害,裝得很像,現在狗熊離開了,讓我們一起跳個舞慶祝一下吧!

2.快樂舞蹈。

活動反思: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直觀的教具結合語言引導配上旁白式的音樂,引導幼兒充分感受了音樂的內容和兩種角色的不同特點。如此層層遞進的方法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每個孩子都體驗到聆聽和表演的快樂。

篇11: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熊跳舞》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熊跳舞》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跳雙圈集體舞,能初步跟著音樂合拍地動作。

2、探索熊走路、熊跳舞等簡單動作。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活動準備:

熊跳舞的錄音帶、有跳圓圈舞的經驗、紅、黃腕花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T: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音樂,一起來聽一聽。(1遍)

提問: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么感受?

你覺得這段音樂表現的是哪個動物?

2、師講述故事

二、探索動作,完整練習

1、探索熊走路、熊跳舞的動作

T:誰會學小熊膽走路的樣子?(個別―集體)

T:兩只小熊高興地跳起了舞,誰來學學看,這個動作最好是兩個人合作完成的?(個別―集體)

2、聽口令練習動作

T:小熊小熊走走走,小熊小熊面對面------

3、聽鋼琴伴奏表演(A+B)

師帶幼兒跳一遍,提問:什么時候要面對面?

再次表演一遍。

三、學跳雙圈舞

1、站圓,聽鋼琴音樂跳兩遍

請帶紅花的小朋友到中間面向圓心,向后轉。

請帶黃花的小朋友找一個離你最近的紅花朋友面對面站好。

請紅花、黃花面向圓站好。

提問:兩個朋友一起走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交換舞伴

伸出帶腕花的手指現在的朋友,順著腕花的方向指下一個朋友。

里圈的朋友不動,外圈的朋友小跑步找到下一個朋友。

聽鋼琴音樂練習兩遍。

3、集體舞的發展

聽錄音機里的音樂表演兩遍。

交換里外圈,表演兩遍。

四、結束:

T:今天我們學會了跳雙圈舞,你和舞伴跳舞時開心嗎?如是跳舞時眼睛你看著好朋友,你會感到更高興。下次我們再來跳更多的集體舞蹈。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篇12:小班音樂活動木偶跳舞教案

小班音樂活動木偶跳舞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音樂欣賞,感受進行曲明快的"節奏。

2、培養幼兒注意傾聽音樂的習慣,并能根據音樂想象簡單的故事情節。

3、跟隨音樂節奏和相關故事情節,做聲勢動作。

4、熟悉樂曲旋律,并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土耳其進行曲》剪輯片、《快樂木偶》故事圖片、紅木偶和藍木偶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故事開端導入,留下懸念:

出示紅、藍木偶,講述故事開端:在木偶王國里,住著許多許多的小木偶,有紅木偶,還有藍木偶,紅木偶們和藍木偶們是好朋友,有一天紅木偶出來玩了,(出示相應故事圖片)接下來要發生什么?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留下懸念,引導幼兒仔細聽音樂。)

二、播放《土耳其進行曲》,幼兒欣賞音樂。

1、傾聽第1遍音樂,邊傾聽音樂邊提出問題。

第一段DD師提示:紅木偶出來玩了,他們邁著整齊步子走了出來。(指示圖片)

分別在第二、三、四段的時候提問:這時候,紅木偶們在干什么?

1、分段傾聽音樂,回答問題。引導幼兒說出每段音樂表示的大致情節,并將該段落故事圖片展示在黑板上。

第一段DD紅木偶出來玩了,他們邁著整齊步子走了出來。

第二段DD紅木偶開始跳起好看的舞蹈。

第三段DD這時,藍木偶們也出來了!他們邁著輕輕的腳步。

第四段DD紅木偶和藍木偶一起快樂地跳起了舞!

2、再次傾聽音樂。

幼兒邊傾聽音樂,教師邊指示圖畫,講述簡單的故事情節。

三、跟隨音樂、故事情節,有節奏地做聲勢動作。

1、教導幼兒做故事情節相對應的聲勢動作。

走步DD雙腳跺腳;舞蹈DD拍手;一起舞蹈DD跺腳和拍手。

2、教師示范表演一次。

3、請幼兒跟隨音樂節奏,在教師的帶領下集體表演一次。

四、集體表演

幼兒集體表演,教師指示圖畫給予提示。

活動反思:

選材能滿足幼兒的興趣和愛好,通過讓幼兒在操作、記錄、表演、比較中進一步感知小木偶的動作特征,料投放充足(幼兒人手一個自制的小木偶),設計新穎,讓幼兒百玩不厭。

篇13: 小班音樂木偶跳舞教案

活動目標:

1、在玩一玩,變一變、畫一畫活動中了解毛線的特性。

2、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活動準備:

各色毛線(長40厘米--80厘米不等)黃紅藍水彩顏料、調色盤、灰畫紙、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

1、出示漂亮毛線衣

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這些漂亮的毛衣是用什么織的嗎?

2、出示各種毛線,請幼兒自選一根。在輕快的音樂聲中,幼兒捏住毛線一頭,甩一甩、轉一轉、抖一抖、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變一變

1、把毛線擺成“~”,引導幼兒說說像什么。

2、啟發幼兒將毛線隨意彎擺成各種形狀,說說它們像什么。

3、引導幼兒互相欣賞毛線。

三、畫一畫

1、毛線除了擺造型,還會跳舞呢!請他們在紙上跳個舞好嗎?

2、教師捏住毛線的一頭或中間,放到水彩顏料里浸濕,然后在紙上拖形或抖動。

3、請幼兒欣賞教師的作品,產生繪畫欲望。

4、幼兒作畫,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5、展示作品,請幼兒說說有關毛線跳舞的故事。

活動反思:

用毛線軟軟的,用來繪畫會發生什么樣的情況呢?孩子帶著疑問開始了嘗試性的繪畫。大家都笑了,作品中大多都是線條組合的,也有個別幼兒有色塊。呈現的作品很有現代元素的感覺。

篇14: 小班音樂木偶跳舞教案

活動目標

1、能隨著音樂的節奏大膽地用身體表演,體驗活動的快樂。

2、對身體各部位的名稱及功能有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

活動重難點

能根據音樂的節奏,速度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1、錄音磁帶。

2、在活動室內貼上各種姿態的跳舞紙人。

活動過程

1、和幼兒一起玩游戲“小孩和熊”。

2、引導幼兒觀察、模仿墻面上各種跳舞紙人的姿勢。

3、組織幼兒討論探索身體各部位還可以做哪些動作。

4、鼓勵幼兒隨著音樂節奏用身體大膽表演。

5、引導幼兒隨著音樂節奏用身體各部位做動作或利用身體各部位配合節奏發出不同的聲音。

6、幼兒隨音樂自由舞動身體,要求音樂停止時找一幼兒合作,頭對頭、肩對肩。

7、播放音樂,帶領幼兒做四肢運動。

活動反思

幼兒音樂活動是一種有聲音、有情趣的藝術活動。通過讓幼兒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過程中,讓幼兒去體驗音樂,去感知音樂,去表現音樂,從而獲得很大的快樂。

篇15: 小班音樂木偶跳舞教案

音樂活動《熊跳舞》第一課時

一、活動目標

1、感應音樂的ABA結構,體驗A段的稚拙平穩與B段的歡快活潑。

2、樂于用肢體動作自由表現音樂中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地心情。

3、啟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并演唱。

4、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二、活動準備

波波熊頭飾,兩張笨笨熊圖片,一張聰明熊圖片。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難點:感應音樂的ABA結構,體驗A段的稚拙平穩與B段的歡快活潑。

2、指導要點:通過游戲、肢體律動等形式,表現音樂中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

四、活動過程

1、教師帶波波熊頭飾導入。

師:①、我叫波波熊,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段好看的舞蹈,叫做《變變變》,接下來請你們欣賞一下吧!

②、咦!我的舞蹈跳舞完了,你們喜歡嗎?要是能加上好聽的音樂來跳那就更好了,現在我們加上好聽的音樂來試一試吧!

2、完整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ABA結構。

(1)、完整播放音樂,讓幼兒初步感應。

師:小眼睛看好了,波波熊現在要為你們跳舞了。

(2)再次欣賞音樂,進一步感受。

師:你們瞧!波波熊可調皮了,一會兒變成笨笨熊,一會兒又變成聰明熊,你們喜歡嗎?喜歡的話可以跟著我一起變一下笨笨熊和聰明熊哦!我們來試一試吧!

3、分段欣賞音樂

(1)、引導幼兒聽辨A段笨笨熊的音樂,并用肢體表現。

師:①、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一段好聽的音樂,你們來猜一猜響起這段音樂誰會出現?

②、你們會做出笨笨熊的動作嗎?試一試吧!看誰做得最像笨笨熊。

(2)、引導幼兒聽辨B段聰明熊的音樂,并用肢體表現。

師:注意聽,音樂不一樣了,這時候是誰來了?你們會做出聰明熊的動作嗎?一起來試一試吧!

4、用肢體完整表現音樂ABA的結構。

師:我們一起來玩個游戲吧!現在請小朋友們也當一當調皮的波波熊,跟著音樂一會變成笨笨熊,一會又變成聰明熊。準備好了嗎?開始咯!

5、請個別表現棒的幼兒表演。

師:小朋友們表現得真棒,現在老師要請幾只小波波熊上來表演一下,我們給點掌聲鼓勵他們一下吧!

教學反思:

一個較完整的音樂活動應該欣賞在前,學習在后,從而挖深價值,促進幼兒發展。而如何使幼兒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和美,導入則很重要。我們教師應該結合具體的歌曲,創設情境,引導幼兒欣賞。并且我們教師要苦練基本功,這樣才能駕馭一個音樂活動,從而提高孩子的音樂能力。

篇16: 小班音樂木偶跳舞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由于小班幼兒基本上是游戲活動,雖然并有更多的玩具,但我們可以在利用我們較大的場地里可以跟隨音樂與各種小動物的特征并結合搞音樂游戲活動(健康,音樂,體育,游戲結合)

活動目標

1.能參加活動,初步產生親近老師、接納同伴的情緒。

2.能隨著音樂有節奏地扭動身體,體驗身體接觸的快樂。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難點:1道毛毛蟲的特征

2能跟隨音樂節奏扭動身體

活動準備

1.活潑歡快的音樂《健康歌》的伴奏音樂

2.一處較大的場地。

3.毛毛蟲玩具

活動過程

1.扭扭抱抱。——教師出示毛毛蟲毛絨玩具,表演扭扭蟲扭動的樣子。——請幼兒觀看教師用肢體動作表演的扭扭蟲。——請幼兒用肢體動作模仿——帶領幼兒跟隨音樂有節奏地扭動全身,教師在每一樂句結束處擁抱每個幼兒。

2.爬爬碰碰。——教師伸出食指、中指,隨音樂節奏“爬”到幼兒身上,如“爬”到幼兒的背上、肚子上、屁股上等。——在音樂聲中,引導幼兒邊念“扭扭碰呀,扭扭碰呀,扭扭屁股碰一碰”,邊互相碰一碰,體驗身體接觸的快樂。——音樂一停,每個幼兒擺出一個動作造型。教師可以適時地給幼兒拍下照片,作為入園留念。

教學反思

1.在活動中,幼兒能自然地接受老師的擁抱、同伴的碰觸,這十分有利于幼兒產生親近老師、接納同伴的情緒。

2.應關注那些不愿意參與的幼兒,如幼兒實在不愿加入,亦不必勉強,可讓其自由旁觀。

3.若沒有現成的毛毛蟲毛絨玩具,老師可用自己制作毛毛蟲(襪子中放幾個圓紙團,粘觸角和眼睛,腳)

篇17: 小班音樂木偶跳舞教案

活動目標

1.能參加活動,初步產生親近老師、接納同伴的情緒。

2.能隨著音樂有節奏地扭動身體,體驗身體接觸的快樂。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5.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難點:

1道毛毛蟲的特征

2能跟隨音樂節奏扭動身體

活動準備

1.活潑歡快的音樂《健康歌》的伴奏音樂

2.一處較大的場地。

3.毛毛蟲玩具

活動過程

1.扭扭抱抱。——教師出示毛毛蟲毛絨玩具,表演扭扭蟲扭動的樣子。——請幼兒觀看教師用肢體動作表演的扭扭蟲。——請幼兒用肢體動作模仿——帶領幼兒跟隨音樂有節奏地扭動全身,教師在每一樂句結束處擁抱每個幼兒。

2.爬爬碰碰。——教師伸出食指、中指,隨音樂節奏“爬”到幼兒身上,如“爬”到幼兒的背上、肚子上、屁股上等。——在音樂聲中,引導幼兒邊念“扭扭碰呀,扭扭碰呀,扭扭屁股碰一碰”,邊互相碰一碰,體驗身體接觸的快樂。——音樂一停,每個幼兒擺出一個動作造型。教師可以適時地給幼兒拍下照片,作為入園留念。

教學反思

1.在活動中,幼兒能自然地接受老師的擁抱、同伴的碰觸,這十分有利于幼兒產生親近老師、接納同伴的情緒。2.應關注那些不愿意參與的幼兒,如幼兒實在不愿加入,亦不必勉強,可讓其自由旁觀。3.若沒有現成的毛毛蟲毛絨玩具,老師可用自己制作毛毛蟲(襪子中放幾個圓紙團,粘觸角和眼睛,腳)

★ 《小兔和熊》小班音樂教案

★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

★ 小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誰餓了》

★ 小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雞在哪里》

★ 小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聲音不吵架》

★ 小班音樂教案及教學反思《小手爬》

★ 小班音樂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哈巴狗》

★ 小班音樂活動鱷魚和恐龍來跳舞教案

★ 《熊爸爸搬家》的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

★ 小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

關鍵詞:

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