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上市公司 >

瓦格納事變告一段落,烏軍趁機反攻仍不順,雙方成“菜雞互啄”?

“瓦格納事變”來的也快,去的也快,在盧卡申科的調解下,事情終于告一段落。盡管如此,俄羅斯并未放松與烏克蘭的戰斗,于6月24日對烏克蘭發動了近幾個月來規模最大的一系列導彈襲擊。

而烏軍也借著“俄羅斯國內發生武裝叛亂”的機會,在巴赫穆特北部和西南部進行了反攻行動,不過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烏克蘭依舊不順。


(資料圖)

前一段時間普京興高采烈地宣稱,我們殲滅了對方5000人,陣亡人數不到100人;澤連斯基宣稱總體狀況是樂觀的,但確實遇到了一定程度的困難。從他們的表態中就可以發現,烏克蘭這輪反攻確實沒有達到預先想象當中的成果。

澤連斯基和普京

根據烏克蘭國防部的說法,烏軍最近的反攻取得了3公里的進展,按照推進速度,烏克蘭的反攻成效比俄軍過去幾個月在巴克穆特的效率和進展,也強不了太多,所以我們就這幾個問題,談幾點分析和看法:

第一,在雙方都沒有制空權、沒有重武器、先進的大規模的主戰坦克的加持之下,進攻一方反而成為了損失較大的一方。

在戰爭初期,俄軍沒有取得完全的制空權,坦克部隊的信息化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相對欠缺,因此俄羅斯屬于吃虧的一方;烏克蘭借助北約提供的武器、彈藥和信息化系統以及比較先進的單兵作戰系統,依托城市防御戰等等,有效延遲了俄羅斯軍隊的進攻。

美國援助武器裝備

如今輪到烏克蘭進行反攻了,但這輪反攻不像哈爾科夫的那一次,當時俄羅斯一個是準備不夠,第二是人手不夠,這次俄羅斯畢竟幾個月之前就開始做好準備了,烏克蘭春季反攻變成了夏季反攻。

在俄羅斯人力資源相對充足,準備了有幾個月的情況下,烏克蘭并沒有什么像樣的制空權,以及大規模的信息化裝甲部隊,所以進攻也變成了損失較大的一方。

這是打成了一場明顯的“菜雞互啄”,雙方都缺乏強有力的進攻能力,都撕不開對方的防線,儼然演變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局面。

俄烏沖突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雙方都缺乏戰略轟炸機的加持,戰斗機的對地攻擊能力有限,雙方的坦克的數量也不足,性能也不是很成熟,因此撕不開對方鐵絲網加戰壕加大炮組成的這一系列防線。

當年的情況在俄烏戰場上又復現,雙方空軍都沒有現代化的強勁的對地打擊能力,不足以為陸軍提供非常有力的支撐,美軍那種以空制地的戰術水平雙方完全打不出來。

第二,雙方缺乏精確制導彈藥構成的大規模重炮系統,沒法對對方的堅固攻勢進行定點清除,雙方也都沒有大規模的高度信息化主戰坦克系統,不能在一個點上集中幾百輛坦克,對對方的防線進行沖擊,所以變成一個“菜雞互啄”。

俄烏沖突

我開個玩笑,絲毫沒有嘲諷的意思。這不禁讓我想到了高中時期,我們年級的一場女子籃球賽,雙方打了40分鐘,4節每節10分鐘,一共40分鐘,結果我們班的女生最后以4比2戰勝了隔壁班的同學,雙方投籃都投不準,誰也扔不進去,最后我們班女生4比2獲勝。

俄烏戰爭,就好像我高中時代的那場籃球比賽,當然因為我們高中的女生沒有經過特殊的訓練,也沒有什么籃球的特長生,她們完全是臨時上陣,對于技巧對于投籃都沒有什么把握,我談這個并不是說瞧不起女性,而是說她們前期準備實在太差,造成了這么個結果。

就雙方誰也打不動誰,這是軍事層面上我們進行了一個分析,再從外交層面上分析。我們之前講過一期《俄烏戰爭的不同結局對于中國國家利益的排序》,其中位列第二,80分的是雙方僵持誰也打不動誰。

北約針對俄羅斯

如果北約在今年7月份的峰會制定的對烏克蘭的軍援政策,不是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的援助方針,沒有一次性給烏克蘭幾百輛坦克,幾百架戰斗機,而是一次援助幾十輛坦克,幾十架飛機這種添油加醋的進攻,烏克蘭未來想突破俄軍的防線也是非常困難。

所以說如果照目前的情況發展下去,那么雙方在戰場上彼此僵持的概率就將大大增加,那么符合我們之前有一期講過的80分的評估和效果,這場僅次于俄國以慘勝而告終,最終付出了很高的代價,但是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對我們來說是一個90分的結局。

雙方僵持不下你來我往誰也突破不了對方的防線,彼此耗在這里是一個次優的80分的結局,從這輪烏克蘭反攻的第一階段,我們看到相互僵持誰也突破不了80分的結局,概率有所增加,這是我們之前聊過的,從外交層次的影響。

德法不滿軍援烏克蘭

第三,從外交關系來說,如今的法國和德國本來就對無條件的軍援烏克蘭表示不滿,在一定程度上是被美國脅迫,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還公然宣布希望參加金磚峰會,跟中國建立更密切的經濟聯系等等。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烏克蘭反攻的第二階段、第三階段還是不順,那么法國和德國就更加有理由和借口,拒絕向烏克蘭大規模的提供武器,為雙方戰場實際上的僵持和降溫提供一種可能。

當然目前還只是烏克蘭反攻的第一階段,我們還要看第二階段、第三階段是不是能取得像樣的成績,我們才能下出定論。

波蘭總統杜達和澤連斯基

我們也不能對形勢進行一個過高樂觀的估計,尤其波蘭總是表示我要參戰、我要參戰,那么波蘭會不會在烏克蘭反攻不順的過程當中,在一個適當的時機加入戰場,這種情況我們也不能完全的排除。

不過對俄羅斯來說,最危險的時候可能已經過去了,但是現在的形勢依然不樂觀,我們這還是僅僅從軍事上說,如果從外交、政治、經濟等方面討論,俄羅斯的形勢會更加困難,現在只是在軍事上稍稍的穩住了一點局面,所以整體的形勢現在必須是小心謹慎,才能度過這一關。

那么烏克蘭,如果他的反攻不順,如果法德借口不再向烏克蘭如此大規模的提供軍援,那么烏克蘭怎么辦?

俄羅斯總統普京

要么接受現實,要么接受例如波蘭作為一個國家,不是以北約的名義介入俄烏沖突,但是烏克蘭同時也要向波蘭讓渡很多的主權或者其他的利益,比方說前一段時間波蘭人獲得了烏克蘭西部城市的市長競爭的權利,這很難想象。

就例如一個韓國人,有條件去競爭日本大阪市的市長,這是很難想象的。烏克蘭如果在這種條件下,依然要有所進取、有所圖的話,目前來看他跟波蘭捆綁在一起,適當的讓出主權利益,對基輔來說可能是一個比較現實的方案。

當然,美國會不會推動這一進程,我認為也不能完全排除,所以說俄羅斯從軍事上只是度過了最危險的時候,并沒有完全排除,美國的動員能力和外交手段還有很多。

關鍵詞: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