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深度報道 >

第六屆靜安區“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項目啟動


(相關資料圖)

第六屆靜安區“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項目啟動儀式7日在上海君倫律師事務所隆重舉行。華東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唐波、靜安區臺辦、靜安區司法局等,與項目組7家律所負責人、帶教律師以及臺灣學員一起參加了項目啟動儀式。

靜安區臺辦主任王立萍主持啟動儀式,君倫律師事務所主任丁德應代表項目組介紹實踐基地情況,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主任李舉東作為實踐律所代表發言,來自政治大學的黃湘媛和來自東吳大學的塗侑橙作為學員代表發言,華東政法大學黨委常委曲玉梁、項目發起人蔡世明等頒發學員證書,唐波、王立萍、區司法局局長呂平共同啟動第六屆“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項目。

君倫律師事務所主任丁德應表示,實踐基地將繼續將提供豐富多彩的交流機會,包括座談會、研討會、參訪等各種形式建立交流、加強交流、深度交流,以期幫助兩岸青年了解彼此的想法、了解彼此的變化。除了延續往屆實踐的傳統活動,同時在內容和方式上進行革新創新,繼往開來,與時俱進,持續提供一個優質的溝通交流平臺。在交流的基礎上,爭取為兩岸青年法律人才提供培訓、實習、就業等機會,以拓寬雙方的發展空間和渠道,做到在法律等多個領域中并肩前行、共同發展。除了交流、發展之外,臺青基地將更好促進兩岸青年在各個方面加強合作,共同探討法律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項目合作與研究,為兩岸臺商臺企臺胞的投資、工作、生活依法保駕護航,實現合作共贏。

為了加強兩岸青年的互動交流,鼓勵有志從事兩岸法律事務的青年法律人才到大陸、來上海創業就業,2016年,靜安區依托區域內知名律師事務所云集的優勢,探索首創了“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2017年第二屆“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向著“更大、更強、更優”發展,并吸引知名法學院校——華東政法大學加入。

2018年第三屆及2019年第四屆分別以“更標準、更系統、更融合”和“專業、精準、共享、發展”為目標,各吸引了臺灣8所高校的26名學生參與。2020年第五屆受疫情影響,項目移師線上,舉辦兩場專業研討會。“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項目在兩岸一直廣受關注,特別是就讀法律專業的臺灣學生,共有來自島內13所高校的300余位學生參與了項目的相關活動。旺報等臺灣媒體連續五年進行專題報道,此項目開創了臺灣法律專業青年來滬交流的先河,搭建了滬臺法律青年交流的平臺。

2023年第六屆“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定位“恢復之年”,以“要交流、要發展、要合作”為目標,獲選臺灣學員通過滬臺兩地視訊面試,入選2023“臺青基地”,對此,項目組精選了7家律所參與實踐,華東政法大學繼續助力靜安“臺青基地”建設,并聯合頒發結業證書。在實踐目標上,項目組將實現“要交流”,以各種方式、各種形式促進交流、深度交流,幫助臺灣青年了解大陸,尤其是大陸《民法典》出臺后的各種變化以及資本市場“全面注冊制”下的各種變化,從而增進學員的專業水平以及對大陸的理解與尊重;“要發展”,讓學員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彼此,著眼未來,在當前這個復雜多變的形勢下,做到在多領域中并肩前行、共同發展;“要合作”,促進兩岸青年加強合作,著眼于為臺商臺企臺胞在大陸投資、工作、生活保駕護航,實現合作共贏。

2023年靜安區全力恢復“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項目,并為今后項目的精進打基礎。通過不斷推進,靜安始終致力于讓“臺青基地”項目成為兩岸青年互相學習,增進了解的平臺,讓更多的臺灣專業領域青年來大陸,來上海創業就業,融入大陸的發展,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集聚力量。(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繆露

關鍵詞:

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