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深度報道 >

記者走訪一德路海味干貨市場獲悉 上周六起市場人流明顯增多 海味多來自國內 有人萬元囤貨

近日,日本強行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事件,引起社會廣泛持續關注。很多市民關心廣州的海味干貨市場是否會受影響。日前,記者走訪一德路海味干果一條街獲悉,近期購買海味干貨的消費者有所增加。商戶表示,無法判斷后續銷售情況如何,因此不敢貿然增加進貨,還在觀望。

走訪:購買海味產品人群增加


(資料圖片)

一德路是廣州著名的海味干果一條街。“鮑參翅肚、魷章地墨、三菇六耳”,用這12個字就可以代表一德路海味干果行業經營的300多個品種。

“鮑魚怎么賣?”“這個海參哪兒產的?”在一德路的海味檔口前,不時傳來顧客詢問的聲音。“這幾天市場的人流變多了,購買海味的人比前段時間要多一些,既有個人來買,也有酒樓采購。”商戶劉先生表示。

廣州市海味干果行業商會秘書長陳淑民告訴記者,從上周六(8月26日)起,市場人流明顯增多,“我們也走了一圈市場,問了商戶情況,發現這幾天來購買海味產品的市民變多了。可能一方面受到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事件的影響,街坊想趁著產品安全先囤點貨;另一方面疊加了中秋節的因素,過節前夕市民對海味干貨的需求會比平日大。”

商戶:觀望后續政策變動

市民對海味的采購量增加,商戶的庫存能否滿足需求?廣州市海味干果行業商會常務副會長曾瑞從事海味產品經營已有40多年,他告訴記者當前店內產品庫存處于比較飽和的狀態。

采訪當天,記者看到有市民購買了幾千元的海參,“前幾天,有兩位70多歲的叔叔婆婆買了1萬多元的產品,他們說平日就喜歡吃海味,現在就多買點放在家里。”曾瑞介紹。

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她經常用花膠、鮑魚、海參煲湯,“這次在網上看到新聞,便想著先買一些海味放在家里,因為干貨可放置的時間比較長,也不擔心容易壞。”

曾瑞介紹,店內所售海味既有來自國內沿海城市的,也有產自南美洲等國家的。“雖然現在出現了采購人群增多的情況,但我們也無法預計后續顧客的購買意愿,所以不敢增加進貨,目前還處在觀望狀態。”他表示,作為商家,還是得密切關注國家政策動態,根據政策導向及時調整經營模式。“如果說下一步核污染水擴散以后,我們也在考慮調整經營品類,如售賣冬菇、蟲草等干貨,但目前一切仍未可知,都在觀望。”

行業商會:嚴格把控產品質量

記者了解到,一德路海味干貨市場90%以上的海味來自國內沿海城市,如大連、青島、煙臺、廈門、汕頭等,還有小部分產自國外,如日本、澳大利亞、中非等。8月24日海關總署發布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的公告后,廣州市海味干果行業商會第一時間將相關政策通知轉發到商戶群中。

自2006年起,一德路就建立起第三方食品安全檢測室,對專業市場內的海味產品進行抽檢。根據經營品類組建八大專業委員會,包括鮑魚、海參、魚肚、魚翅、燕窩、蟲草、海產、菇菌干果等。一旦在檢測過程中發現問題,相關數據就會上傳到市場監管部門。廣州市海味干果行業商會表示,未來會繼續加大對食品安全的檢測力度,對產品質量進行嚴格把控,并及時關注相關政策動態,做好政策的上傳下達,充當好“服務者”的角色。

(文章來源:信息時報)

關鍵詞:

資訊

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