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深度報道 >

已超過30只!銀行理財產品為何紛紛降費?對投資者有何影響→

近日,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下調旗下產品銷售費率和管理費率,包括了交銀理財、中銀理財、招商理財、光大理財等。據市場機構統計,最近兩周,發布費率調整公告的銀行理財產品已超過30只。銀行理財產品為何紛紛降費?對投資者有何影響?費率調降是否會對市場造成影響?一起來看本期快問快答↓

Q

銀行理財產品為何紛紛降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A:其一是為了進一步吸引投資者。去年,我國債券市場出現波動,部分產品凈值在短期內大幅回撤導致客戶贖回,對理財行業整體也形成沖擊,行業理財規模出現下降。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回升,理財產品余額正逐步恢復,產品銷售回暖。

銀行理財子公司階段性下調產品費率有助于增加產品吸引力,搶抓當前較好的市場窗口期,進一步吸引市場投資者的關注。

其二是理財子公司之間競爭的需要。目前,全國獲批成立或籌建的銀行理財子公司超過30家。2022年,其中21家機構披露了凈利潤,最高的是招銀理財35.93億元,最低的是北銀理財0.08億元。值得關注的是北銀理財去年11月才成立,實現了“剛成立便盈利”。2022年,披露凈利潤的21家理財子公司凈利潤中位數為12.36億元。

在理財需求日益強烈的市場格局下,理財子公司有了較高的回報,各理財子公司之間競爭隨之加劇。短期降低費率也有助于迅速做大理財規模,通過擴大規模彌補收入缺口。

Q

銀行理財產品降費對投資者有何影響?

A:對投資者來說,銀行打響理財產品費率“價格戰”,無疑會增加理財產品的吸引力。但現實中,大多數投資者在選購理財產品時,并非將費率作為關鍵的考量因素,投資者往往更關注產品的最終收益率。業內專家也提醒投資者,要綜合考察銀行理財產品特征,進一步了解產品的風險等級、投資期限、投資方向等關鍵要素。

Q

費率調降是否會對市場造成影響?

A:從市場影響來看,目前個別銀行理財產品費率調整對整體市場影響不大。截至2022年年末,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存續規模超過25萬億元,產品超過5萬只。此次調整費率產品占比極小。另外,理財專家提醒,目前市場對今年理財收益預期相對樂觀,理財市場回暖也對費率調降形成支撐;但未來理財產品收益率是否會持續回升并不確定,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市場動向,謹慎選擇產品,理性投資。

快問快答 你問我答

大家還有哪些問題

歡迎評論區留言

我們將從中挑選問題

為你尋求權威解答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策劃/杜秀萍 劉莉 記者/陸敏)

監制/張益勇

原標題:《已超過30只!銀行理財產品為何紛紛降費?對投資者有何影響→》

關鍵詞:

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