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資料圖)
【文眼】本賽季,不管是北京國安,還是其背后的中赫集團,現在都處于黎明前的最后時刻。只要能挺過這一刻,北京國安和中赫集團都將真正重新起航。
作者丨陸小佳
經過了國家隊比賽日的間歇期,中超聯賽本周即將重燃戰火。
在聯賽間歇期,北京新工人體育場舉辦了阿根廷對陣澳大利亞的商業邀請賽。這場比賽,可謂萬眾矚目,為賽事主辦方以及場地方新工體都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回報。
本賽季,隨著回歸新工體,中超傳統豪門北京國安被外界認為終于可以走上正軌了。然而,其實目前不管是北京國安,還是其背后的中赫集團,現在都處于黎明前的最后時刻。只要能挺過這一刻,北京國安和中赫集團都將真正重新起航。
尚未爬出三年疫情留下的大坑
本賽季北京國安簽約了包括京東在內的多家贊助商,此外票務收入也非常可觀。正因如此,外界普遍認為,北京國安即將走上正軌。
不過由于過去三年的影響,北京國安在贊助收益上基本跌入了谷底,門票收入更是徹底為零。
不僅如此,在中國足協推出限薪方案之前,北京國安剛剛與隊內多名國腳級核心球員簽訂了續約合同。這些球員,大多數拿到了千萬級別的頂薪長合同。
三年期間,俱樂部沒有收入,卻依然要支付高昂的工資。這一切,都需要靠俱樂部母公司中赫集團不斷注資。
粗略統計,自2017年入主北京國安以來,中赫集團總投資在100億元以上。其中包括35億擴股增資為俱樂部大股東,隨后中赫又花費18億購買了中信手中余下的國安俱樂部股份。
2017年至2020年期間,北京國安每年的運營成本大約在12億元左右。對于彼時的金元足球來說,這樣的投入規模,應該說是相對理性。但如今看來,這仍然是一筆巨大的開銷。2021年開始,北京國安開始縮減運營成本,但由于隊內高薪長合同的核心球員較多,每年成本仍然達到3-5億元。
除了一線隊運營外,中赫在青訓上也投資頗多。根據國安青訓內部人士核算,國安每年對每位球員的投入,平均為30萬元左右,整個國安青訓擁有150名左右球員,每年的總成本達到了5000萬左右。2022賽季,北京國安拿下了U21聯賽冠軍,這也算是對中赫投資青訓的回報。
所以,盡管北京國安今年在票務和商務贊助方面,確實成績亮眼。但由于三年疫情欠下的債務,國安的流動資金仍然不富裕。中赫集團在這三年中,既要支持冬奧項目建設、新工體項目建設,又要不斷為喪失造血功能的國安俱樂部輸血,財務狀況同樣不可能太過樂觀。
場隊聯營的獨特優勢
2023賽季,北京國安的年票發售超過兩萬張。每場比賽的散票銷售,也基本在兩萬張以上。目前,新工體以場均4萬人的上座人數,排名中超頭名。
超高的上座率,不僅為球隊帶來了可觀的門票收入,同時也為新工體帶來了巨大的人流量和關注度。
新工體舉辦了本賽季中超聯賽揭幕戰,在揭幕戰之前,有媒體在工體附近進行隨機采訪,不少市民表示雖然自己不是球迷,但也想要買票一睹新工體的風采。
在歐洲職業足壇,俱樂部+主場雙IP聯動運營,是標準配置。然而,這樣的方式在中超始終很難落地。一方面,此前很多中超俱樂部沒有相對固定的主場,都是臨時租用球場作為主場。球隊與球場,不過是租客和房東的關系;另一方面,很多國內球場整體比較老舊,觀賽體驗差,在比賽之外沒有商業運營空間和能力。
新工體經過為期三年的保護性改造復建,已經成為了一座FIFA世界杯半決賽水準的專業足球場。在觀賽體驗方面,有了巨大提升,這就為球場在非賽時的商業運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更關鍵的是,作為北京國安俱樂部的獨資控股方,中赫集團也拿下了新工體的運營權。
基于以上兩點,目前北京國安和中赫集團,已經提出了場隊聯營的概念。這一方式,既借鑒了歐洲足壇的先進模式。在比賽之余,可以利用俱樂部IP,吸引人流和球迷,舉辦各種活動,提高球場收入。2023年5月,新工體場院就舉辦了一場汽車嘉年華活動。
此外,新工體得天獨厚的優勢,還為這種場隊聯營方式,帶來了更多可能性。不同于歐洲很多球場位置較為偏僻,新工體位于北京市中心,有兩條地鐵線交匯于此,交通十分便利。又比鄰成熟的三里屯商圈,本身就具備成熟的商業人流和氛圍。而新工體在設計之初,就規劃了地下商業空間,這是歐洲球場并不具備的優勢。
未來,新工體和北京國安兩個IP將相得益彰。隨著工體地下商業空間在2024年投入使用后,工體和國安在商業開發上相互引流,中赫集團可以獲得持續的現金流。到那個時候,不管是中赫集團還是北京國安,都將迎來真正的黎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