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深度報道 >

春風送暖入屠蘇的屠蘇是什么意思_春風送暖入屠蘇的屠蘇是什么

1、屠蘇:屠蘇酒。

2、古時候的風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蘇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來,全家老小朝東喝屠蘇酒。

3、全句說,春風把暖氣吹進了屠蘇酒(意思是說,喝了屠蘇酒,暖洋洋地感覺到春天已經來了)王安石那首說到桃符的詩中,除了提及爆竹外,還有一句“春風送暖入屠蘇”。


(相關資料圖)

4、這“屠蘇”是指屠蘇酒,飲屠蘇酒也是古代過年時的一種風俗。

5、 據唐朝人韓鄂所著《歲華紀麗》的記載,屠蘇是一間草庵(茅舍)的名稱。

6、據說古時有個人住在這草庵里,每年大年夜便分送給附近的每家一包草藥,囑咐他們放在布袋里縫好,投在井里,到元旦那天汲取井水,和著酒杯里的酒,每人各飲一杯,這樣一年中就不會得瘟疫。

7、人們得了這個藥方,卻不知道這位神醫的姓名,就只好用屠蘇這個草庵的名稱來命名這種藥酒。

8、其實,屠蘇也并不是某間草屋的專名,據漢朝人服虔的《通俗文》說,凡是茅屋都稱專利蘇。

9、至于屠蘇酒中放的什么藥,按梁朝人宗懔的《荊楚歲時記》說,北魏的議郎董勛說過,古代民間風俗元旦那天所喝的藥酒,里面放的的是花椒焙成的藥末。

10、所謂屠蘇酒,其實是一種椒酒。

11、董勛還談到飲屠蘇酒的習慣,是一家人中年紀最小的先喝,以次挨下來,年紀越大的越后喝。

12、原因是小孩過年增加了一歲,所以大家要祝賀他;而老年人過年則是生命又少了一歲,拖一點時間后喝,含有祝他們長壽的意思。

13、這種先少后長喝屠蘇酒的風俗一直傳到后代。

14、唐代詩人顧祝《歲日作》詩說:“不覺老將春共至,更悲攜手幾人全。

15、還將寂寞羞明鏡,手把屠蘇讓少年。

16、”宋代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也說:“年年最后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余。

17、”說的都是這種風俗。

18、 過年飲酒又和迎新送舊有關,民間的習慣都是守歲守到半夜,即從除夕那天的亥時至元旦那天的子時之間開始入席,稱之為“分歲酒”。

19、一家人歡歡喜喜地喝完分歲酒之后,長輩還要給小孩子們分“壓歲錢”。

20、舊時的風俗,壓歲錢規定一百枚,用紅繩串好,取百年長壽的意思。

21、當然,后來改為給銀元、給鈔票,數目也就不再講究了。

22、 關于過年飲酒有不少有趣的故事,最有趣最神奇的要數欒巴的故事。

23、據晉朝人葛洪的《神仙傳》說,東漢蜀郡(今四川》人欒巴有道術,官居尚書。

24、元旦朝廷大會堂,賞給群臣飲新年酒,欒巴舉杯將酒含在嘴里,不吞下肚,卻朝西南方向噴吐。

25、殿上的糾察官便向皇帝稟報,彈劾他大不敬。

26、皇帝下詔詢問,欒巴叩頭謝罪道:“我的故鄉成都失火,所以用酒化雨去救滅火災,哪里敢幫作失禮之事!”皇帝便下詔差人到成都調查。

27、成都方面回報:“大年初一成都市上大火,延燒到午餐時,才有雨從東北來,熄滅了火,怪的是雨里還有一股酒氣。

28、”這個故事在《后漢書方術傳》中亦有記載,不過說是郭憲的故事,敘述也很簡略;到了葛洪手里,經過一番改造,變成了欒巴的故事,就顯得十分神奇了。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