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經濟 >

我們都是追夢人-當代追夢故事征集計劃圓滿落幕

獻禮建國70周年致敬中國夢——芬必得品牌攜手國家書館中國記憶項目發布《當代追夢故事征集計劃紀念冊》

時光匆匆獨白,你是否仍然堅守著夢想?由芬必得品牌聯手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共同發起的“我們都是追夢人–當代追夢故事征集計劃”成功收官,并于7月21日下午在國家圖書館學津堂隆重舉行成冊典禮,實體書《我們都是追夢人–當代追夢故事征集計劃紀念冊》正式發布,精選70個平凡人的追夢故事,獻禮建國70周年,致敬中國夢!

成冊典禮全場盛況:https://v.qq.com/x/page/w090206kbje.html

國家圖書館副館長汪東波先生、中美天津史克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國人先生出席成冊典禮并發表講話,雙方領導人對本次活動進行了高度評價。

國家圖書館副館長汪東波先生表示,“當代追夢故事征集計劃”是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收集個體記憶的一次新嘗試,不僅記錄各行各業的人們追求夢想、不斷前行的親身經歷、更反映出追夢人化困難為動力、向必然要自由的頑強精神。

中美天津史克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國人先生也同樣表示:“在當今中國,每個人都在為實現夢想努力打拼。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追夢的路上,也許會經歷疼痛,但勇敢的追夢人,不會被困難、疼痛阻斷夢想,正如芬必得品牌的愿景:支持每一個平凡人的夢想,夢想不為疼痛止步。”

同時6位追夢者代表親臨現場,并進行獨立演講以及圓桌訪談向現場嘉賓及直播平臺線上觀眾講述了自己的追夢歷程,鼓勵每一位平凡人勇敢追尋自己的夢想。

據悉,“我們都是追夢人—當代追夢故事征集計劃”6月正式啟動,一個多月時間,該事件收獲了數億次活動曝光,與網友進行了超過百萬次夢想收集的互動、收集到了數千個真實、感人的優質追夢故事!最終甄選出70個故事匯編成冊,匯編成《我們都是追夢人–當代追夢故事征集計劃紀念冊》。

精選入冊的70個追夢人,上至百歲老人,下至幾歲孩童,橫跨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覆蓋各行各業。他們的追夢故事動人而勵志。比如下面三個精彩故事:30多歲再求學的醫藥行業工作者禤妙冰,天安門清潔工人-全國勞模蔡鳳輝,20年堅持守護中國古建筑的連達。

34歲的禤妙冰,高中畢業,在藥店已經工作10多年,為了成為一名藥劑師,兩年前重新踏上了求學之路,兼顧工作、家庭、學習,兩年多幾乎沒有休息過,每天等孩子睡著挑燈夜讀,每月輾轉兩趟車去外地學習4天課。她說,想追夢什么時候都不晚。她堅信,雖然自己條件不好,但付出比別人多百倍的努力,一定能實現夢想。她希望,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去幫助身邊人,讓更多的人懂得養生的重要性,提高大家的健康水平。

44歲蔡鳳輝,是天安門的一名清潔工人。這個平凡的崗位,對于蔡鳳輝來說,是一種“看到天安門的一磚一瓦,都有種圓夢的幸福感”。從2012年被選中到天安門工作,7年,她永遠都是卯足了勁兒,無論刮風下雨,寒來暑往,她都會把腳下的每塊磚打掃的干干凈凈,守護著“國家的臉面”。從河南農村走到天安門,從清潔工全國勞動模范,蔡鳳輝歷經坎坷卻始終不向命運低頭,用勤勞的雙手改變了自己命運,也守護了天安門廣場的莊嚴與潔凈。

41歲的連達,他一生追尋的夢想,是用畫筆留下中華文化瑰寶-古建筑。他自學繪畫,從1999年起,開始徒步尋訪古建筑,20年風餐露宿,啃干糧、喝涼水、睡廢棄的破房子、被野狗追擊、遭遇村民毆打、與車禍擦肩而過,還有他人的不解與嘲諷,但這一切都未能阻止他的腳步。20年,從青年到中年,7300個日日夜夜,在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下,他用畫筆留住了1000多座瀕危的古建筑,默默的成為中華文化瑰寶的守護人,為民族、為歷史留下古建筑資料。

《我們都是追夢人-當代追夢故事征集紀念冊》中的70個故事只是中國夢的代表,還有億萬人民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拼搏奮斗,他們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突破挑戰、克服困難、戰勝疼痛,深刻地詮釋了“夢想不為疼痛止步”的精神。這億萬個平凡夢想,匯聚成偉大的中國夢;億萬人的不懈努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本次由芬必得品牌攜手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共同發起的“我們都是追夢人-當代追夢故事征集計劃”至此成功收官,雙方共同以此活動,致敬建國70周年,致敬中國夢!

熱門資訊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