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經濟 >

南通上市公司增至56家 上市后備梯隊發展勢頭強勁

企業上市是衡量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是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也是拓寬融資渠道的重要支撐。6月19日下午,南通市工信局、市金融局、江蘇銀行聯合舉辦上市“好通”——南通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活動,來自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專家及100家“專精特新”和擬申報企業代表出席。


(資料圖)

優化企業上市服務體系構建高效培育工作機制

證券時報記者從活動現場了解到,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的深入實施,南通已經駛入新一輪發展的“快車道”。截至目前,南通上市公司數量已增至56家、新三板掛牌企業57家,上市掛牌公司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實現股權融資超1200億元,資本市場“南通板塊”不斷擴容提質。

南通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祁中偉表示,該局創新推出“白名單”制度,動態推送9批次共127家擬上市“白名單”企業,幫助協調解決企業上市過程中反映的問題近90項,解決率達98%,“我們注重上市梯隊培育,僅2022年就新增入軌、股改、輔導備案、報會企業分別達到52家、28家、15家和12家,形成了一批行業特色鮮明、科技屬性突出、發展勢頭強勁的企業上市后備梯隊。”在他看來,南通企業上市正當其時,資本市場發展空間廣闊、潛力巨大,正面臨著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持續擴容、南通高質量快速發展兩大歷史機遇。

近年來,南通市金融局率先推出“三個一”企業上市培育工作機制,通過每月一次“專題輔導”、每月一次“對接交易所”、每月一次“集中會辦”,不斷優化企業上市服務,持續構建全流程、專業化、精準化服務體系,并在全省作經驗交流并推廣。同時,通過打造上市“好通”企業上市一站式服務平臺,進一步強化培育指導、優化上市生態、提升服務保障,開展調研、走訪、服務、解難、培訓等系列活動,竭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添勢賦能。

立足制造業厚植專精特新發展優質沃土

近年來,南通堅持產業集群打造、重大項目建設、數字智能改造,規上工業產值突破萬億元,制造業總體實力邁上新臺階。2022年,南通入選全國首批12家“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試點”城市,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集群、高端紡織集群入選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船舶海工、高端紡織、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等六大重點產業集群產值達9200億元。

南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曹海鋒透露,全市累計獲評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7家,數量全省第3;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61家、省級461家,評定創新型中小企業2306家,獲評數均位居全省第5。目前全市6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已上市企業22家,在審、已報會、已入軌企業17家;今年申報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計劃上市企業超40家,不斷充實上市企業資源儲備庫。

最后,南通市金融局局長祁中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南通在高質量發展進程中,一是希望企業能夠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堅定不移地推進企業上市、掛牌、融資,借助資本市場持續做優做強,實現跨越發展;二是希望滬深北交易所能夠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南通,更多優質的中介機構、金融機構,在南通這片產業沃土上深耕經營,與企業互利共贏;三是希望各地金融局進一步壓實責任、務實舉措,提供更優服務,形成更強合力,全面構建企業上市良好生態,努力跑出南通企業上市“加速度”,共同推動南通市企業上市工作再上新臺階。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

關鍵詞: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