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胎毒,主要指熱毒。
(資料圖片)
2、嬰、幼兒瘡癤、疥癬、痘疹等病統稱胎毒。
3、病因是孕婦恣食辛熱,甘肥厚味,或生活調攝失宜,遺毒于胎,或郁怒悲思等因素使生子是病證。
4、胎毒是父母遺傳到子女身上抵抗疾病發生的病毒,因為胎兒在母腹中時,都是從胎元肚臍攝取一切,故名胎毒。
5、去胎毒是避免寶寶出生皮膚出疹或出現黃疸嚴重的做法。
6、 自古以來,我國有給初生兒祛除胎毒的傳統方法,給新生兒服用少量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藥液,可以減少發病。
7、常用的方法有: 1.銀花甘草法 金銀花6g,甘草2g。
8、煎湯。
9、用此藥液拭口,并以少量給兒喂服。
10、 2.豆豉法 淡豆豉10g。
11、濃煎取汁。
12、頻頻飲服。
13、尤適用于脾胃薄弱者。
14、 3.黃連法 黃連2g。
15、用水浸泡令汁出。
16、滴汁入兒口中。
17、黃連性寒,胎稟氣弱者勿用。
18、 4.大黃法 生大黃3g。
19、沸水適量浸泡或略煮。
20、取汁滴兒口中。
21、胎糞通下后停服。
22、脾虛氣弱者勿用。
23、 另外,有些地方也說胎毒和濕疹是一回事,我順便把濕疹的注意事項貼在下面,樓主最好再向醫生咨詢一下,胎毒和濕疹屬于一回事是否屬實后再參考噢~ 未經醫生許可,勿亂給小兒涂藥以免加重濕疹。
24、 2、濕疹部位,不能用水洗特別是用熱水和肥皂,可以用消毒的植物油或石臘油擦拭。
25、 3、避免小兒搔抓,可戴手套;避免接觸絲毛織品等衣物。
26、 4、飲食方面,盡量找出過敏源,如懷疑牛奶過敏,可將鮮牛奶多煮一些時候;如對蛋白過敏,可單食蛋黃;乳母暫不要吃蛋、蝦、蟹等食物。
27、 5、可口服0.2%苯海擔明糖漿、賽庚啶、安他樂、敏克凈、撲爾敏、非乃根、強的松、6-氨其已酸;可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加維生素C、組胺球蛋白、抑肽酶、皮質類固醇激素;局部可液爐甘石洗劑或濕疹霜。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