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昨日,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錫劇藝術表演人才培訓》在江南大學開班,面向全國招收的25名學員將開展為期68天的集中培訓和參訪,立足錫劇之鄉的地緣優勢,依托江南大學綜合性大學學科優勢,共同推進“德藝雙馨”的錫劇藝術表演人才培養,激發錫劇藝術工作者的創新活力。
“地方劇種式微已成為各地需要共同面對和解決的文化難題,昔日流光溢彩的錫劇同樣面臨著劇團體制機制不暢、青年人才匱乏、新創優秀劇目不多等發展困境。”無錫市委宣傳部文藝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錫劇藝術可持續發展的根基是創作、演出、普及和人才培育,這正展現了本次《錫劇藝術表演人才培訓》項目對于錫劇傳承的深遠意義。
錫劇院青年演員黃海峰是這次培訓班中的一員,今年38歲的他說,已經近20年沒有參加過這樣系統性的培訓了。“很期待這次能夠重回校園,走進課堂,相信一定會有不俗的收獲。”黃海峰告訴記者,在錫劇行業內,大多數老師都是采取言傳身教的方式來教學,有的演員自己可以演得入木三分,但很難把自己的方式方法系統性地進行闡述和教學,因此,這次學習機會對于他的職業發展十分重要。讓黃海峰感到高興的是,近兩年,有了省藝術基金和國家藝術基金的扶持后,培訓機會慢慢多了起來,“相信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一定能讓我們在錫劇表演以及傳承上更上一層樓!”
此次培訓班的課程設置相當全面,導師配置更是大咖云集。以江南大學資深教授團隊為主,同時邀約全國一線錫劇名師以及多位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全國知名戲劇理論研究學者作為教學培訓的專家導師團隊,采用“3-3-1”三段式國際藝術基金培訓法,授課方式上通過“與大師面對面”“大師一對N”的技能實訓,從聲、形、演三個角度,全面提升錫劇藝術表演人才的專業技能和人文素養。江南大學人文學院、教育學院副院長、人才培訓項目主持人王芳表示,將按照國家藝術基金要求,通過精心、科學、合理的安排,高標準做好項目開展的各項管理和服務工作,高質量推進項目實施。
“對于錫劇演員而言,文化思維和藝術涵養的提升與技能訓練同樣重要。”在無錫市錫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演員蔡瑜看來,項目落戶到江南大學意義非凡,知名文化教授的加入,將為青年人才加深文化底蘊,為錫劇藝術的發展構筑更美好的未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