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經濟 >

廬江縣:開展“三訪”為基層治理賦能增效-環球快資訊


(資料圖片)

專稿:為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廬江縣開展“服務訪”“串門訪”“包聯訪”等工作,助推黨員亮身份、行動增服務,為基層治理賦能增效。

網格履職落實“服務訪”,將“問需會”開進庭院。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員活動室、紅管家服務驛站等載體,落實“四事四權”工作法,常態化發揮“板凳議事會”“庭院懇談會”“周末議事廳”等平臺作用,做到群眾的“話”有人聽、群眾的“事”有人管、群眾的“難”有人解,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社區)”。動員全縣1161個網格黨支部的17207名網格員,深入開展“四個一”暖心活動,即一周一入戶,網格員對所聯系的村(居)民每周至少入戶一次,排查收集更新網格內群眾的生產生活信息;一月一談心,每月召開一次暢談會議,面對面了解群眾急難愁盼;一節一問候,在重要重大節日時對困難家庭進行走訪慰問和志愿服務;一年一遍訪,每個年度全覆蓋遍訪群眾不少于一次,進一步暢通群眾反映意見建議渠道。截至目前,已走訪3359個村民組41489戶62.8萬人次,整理《民情臺賬》2萬份,收集群眾微心愿1.6萬個。

黨群連線參與“串門訪”,將“紅包裹”送到手中。組建“紅色家訪”送學小分隊230個,通過“一對一”結對幫學老體弱、行動不便黨員,采取“送一套學習資料、定一名聯絡員、建一個交流群”的方式,開展“黨小組長牽頭—鄰里互助—送教上門”活動,寄送黨徽、黨章、黨員初心卡、黨的二十大精神輔導用書等“紅色包裹”3000余份,堅持和完善重溫入黨誓詞、宣講黨規黨章、黨員過“政治生日”等政治儀式,提供讀報讀刊、政策講解等服務,傳達黨的最新理論、政策以及關懷。同時,深入開展進村(社區)、進農戶、進田間、進校園、進“兩新”組織“五進”活動,緊扣群眾關心關注的鄉村振興、老舊小區改造等熱點話題,結合具體鮮活的事例,采取“田間課堂開講啦”等形式,把黨的好聲音傳到黨員群眾心坎上。

干部下沉開展“包聯訪”,將“說事點”設在一線。選派5500余名黨員干部組建230支工作隊,將工作隊隊員、鎮村干部、駐村第一書記、選調生、紅色小管家、黨建工作指導員、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等混合編組,下沉到基層一線,以村組為單位分成若干包聯小分隊,整合小區居民活動中心、工會驛站等,建成13個服務功能完善、方便好用的社區黨群服務站,設立“說事點”920個,通過召開見面會集中訪談、上門逐個走訪等形式,及時傳達最新梳理的村居辦事清單、便民服務清單及功能室使用清單“三張清單”,拉近黨組織與黨員、黨員之間、黨員與群眾之間距離,持續擦亮“一線為民辦實事”黨建品牌,先后解決涉及拆遷安置、產權規劃、道路建設等20余個類型1.2萬余個問題,先后排查矛盾糾紛428起,調解成功率達98%以上,收集鄉村振興意見建議“金點子”356條,黨員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調動,更多本土治理服務力量、資源被激發出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