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股票 >

天天新資訊:銀川市開展水體達標及水質改善提升行動 到2025年農村黑臭水體實現動態清零


(資料圖)

銀川新聞網訊(記者鮑淑玲)推進不達標水體治理、強化重點排水溝綜合治理、強化水產養殖污染防治、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6月26日,記者從銀川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為加快水環境綜合整治,銀川市開展水體達標及水質改善提升行動,持續改善提升水環境質量。

“我們將在今年6月底前,對三二支溝(賀蘭—平羅段)、第三排水溝(賀蘭—平羅段)等未達到水質目標要求的水體,依法編制水體達標行動方案。實施不達標水體限期治理,到2024年底,三二支溝(賀蘭—平羅段)、第三排水溝(賀蘭—平羅段)穩定消除劣Ⅴ類水體。”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同時,持續強化重點排水溝綜合治理,推進排水溝主要支溝等“毛細血管”水環境綜合治理,加大氮磷等主要污染物防控。在鞏固現有重點排水溝治理成果基礎上,向入黃排水溝支溝(分溝)延伸,在適宜地段實施水體治理修復、生態溝道改造等工程穩定支溝(分溝)水質。今年實施第二排水溝、四二干溝下段水環境綜合治理示范項目和蘆花溝下段片區溝道治理項目;2024年實施豐慶溝、永寧縣域重點排水溝水環境治理示范項目等,持續推進不達標水體綜合整治和達標水體生態修復及生態溝道建設。到2025年,全市重點排水溝穩定達到Ⅳ類及以上水質。

嚴格落實養殖尾水排放屬地監管責任和生產者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加快推進水產養殖節水減排,發展不投餌濾食性、草食性魚類增養殖,實現以漁控草、以漁控藻、以漁凈水。探索適用于銀川實際的池塘規模化養殖尾水生態處理與循環利用方式,源頭削減入河入溝污染負荷,在部分地區打造一批“生態+”型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協同促進漁業尾水排放規范化管理和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到2025年,水產養殖用水循環利用和達標排放率達到80%以上。

此外,還將建設生態溝道、污水凈塘、人工濕地等氮、磷高效生態攔截凈化設施,加強農田退水循環利用。強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規劃設計,科學選擇治理模式、排放標準和處理工藝,鼓勵開展農村生活污水就近就地資源化利用,鼓勵專業機構整縣打包治理農村生活污水,一體化實施項目融資、設計、建設、投資和運行,鼓勵市縣開展已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智慧化改造,實現物聯網“一站式”集中監管、“智慧化”運營。持續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排查,分期分批實施整治,嚴格落實黑臭水體整治銷號管理。2023年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73.3%,完成農村黑臭水體整治2條;2025年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75%,農村黑臭水體實現動態清零。

關鍵詞:

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