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牛蛙已成為我國水產養殖重要的名特水產品之一,是繼小龍蝦之后下一個千億元產值的網紅水產品。牛蛙屬于高密度養殖行業,常常面臨環保和退養還田等問題,多地牛蛙養殖場頻繁被拆遷,養殖場所較難持續和穩定,行情波動也非常大。雖然各方面成本上升明顯且市場較易波動,但也無法阻擋養殖戶對牛蛙養殖的熱情。
(資料圖片)
牛蛙養殖市場前景及發展趨勢分析2023
牛蛙養殖是當今國內外新起的一種特種經濟養殖業。牛蛙俗名美國水蛙,屬于兩棲綱(Amphibia)、無尾目(Anura)、蛙科(Ranidae),是一種大型食用蛙,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牛蛙原產于北美,因其鳴叫聲宏亮酷似牛叫而得名。1959年牛蛙從古巴引入我國,九十年代左右開始在我國被大范圍推廣養殖。由于養殖牛蛙具有生長速度快、高產高效等優點,在我國經過近20年的快速發展之后,現已經成為特種水產養殖的主要品種之一。
據悉,牛蛙肉質鮮嫩清甜,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喜愛。牛蛙養殖因占地少、投資小、回收快,加上市場價格可觀,成了近年來的養殖新寵。牛蛙喜靜,也喜歡群居,對水質要求高。
根據養殖池的不同,牛蛙養殖可分為水泥池養殖、土池養殖和網箱養殖,其中早期以水泥池養殖為主,特點是易管理,但是由于水泥池的前期投資較大,逐漸的被土池養殖所取代。目前土池模式根據地域與養殖池塘水深淺可分為深水模式、半深水模式和淺水模式三種。
牛蛙養殖行業產業鏈上游為飼料、苗種;下游則是經銷商、餐飲及最終消費者。
牛蛙養殖成本包括飼料、人工、苗種等,其中飼料作為長期養殖的主要成本,占比超70%。燃料動力成本排名第二位,占比8.5%,主要包括養殖場的照明以及抽水費用。與半深水相比,牛蛙深水養殖需用電力來抽取河道水作為水源使用,成本相對較高。
在牛蛙養殖成本中,飼料是主要成本,占比超七成。而據了解,牛蛙屬于變態發育,飼料主要分為蝌蚪飼料和蛙類飼料,以膨化飼料為主,相關研究表示蛙類蛋白質需求在40%左右,主要以賴氨酸和亮氨酸需求為主,魚粉、雞肉粉、肉骨粉、豆粕和花生粕等可作為優質蛋白質來源,魚油、大豆油和棕櫚油作為脂肪來源,每斤飼料約可以生產一斤蛙肉。
養殖牛蛙一畝利潤多少?
(1)場地費用:牛蛙是一種喜歡安靜、溫暖以及潮濕環境的動物,養殖戶要選擇平坦開闊的場所進行養殖。一般來說,這樣一畝場地的租金約為1000元/畝左右。另外,再加上修建池子和生態林建設的費用,大約為3000元左右。
(2)種蛙費用:一畝地的面積一般可以引進500只種蛙左右,再加上一些牛蛙苗,費用一畝需要約4000元左右。
(3)飼料費用:牛蛙主要以動物性飼料為主。蝌蚪時期,主要以蛋黃、血粉、豆漿、麩皮為食,幼蛙以及成蛙時期,以蚯蚓等為食。牛蛙的食量較大,所以飼料的消耗也大,其成本約為8000元左右。
(4)其它費用:其他費用主要包括水電費、人工費、維修費、病害預防費、藥品費等,約為3500元左右。綜上,以一畝地來計算的話,養殖牛蛙要投資18000-20000元左右。
一般來說,一畝地可以產牛蛙2500斤-3000斤左右,養殖牛蛙一畝投資的成本是18000元左右,產出2500斤牛蛙,按目前市場批發價13-15元一斤計算,可以銷售37000元左右,每畝利潤為18000-20000元左右。
一直以來,全國的牛蛙種苗生產都集中在福建東山、廣東澄海兩地。如今,也有不少人到廣東陽江、廣西玉林等地去建育苗場。
目前,全國牛蛙年產量約60萬噸,牛蛙全產業鏈產值600億-800億元,是繼小龍蝦之后下一個千億元產值的國民網紅水產品。牛蛙產業不斷壯大,同時也推動著牛蛙生產與消費在全國遍地開花。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牛蛙養殖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分析
作為一種大型食用蛙,牛蛙憑借口感鮮嫩爽滑、高蛋白、多元菜品,迅速占領餐飲市場。粵菜、湘菜、川菜、江浙菜等各大菜系競相進入牛蛙菜品研發賽道,推動著牛蛙餐飲消費在全國遍地開花。
隨著十年前,蛙來噠的成立并將牛蛙這種單一的食材制作成不同口味的美食,發展到目前,吃蛙已經成為很常見的事情。一陣吃蛙熱潮,將牛蛙養殖業推進向了規模化養殖的高速發展。蛙來噠目前已經基本涵蓋一二線城市,立足區域逐步發展,以區域性形成規模再向其他區域滲透。目前,蛙來噠已經建立了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在全國建立了多個配送倉,比如湖南湖北地區,建立長沙配送倉,廣東地區則建立深圳配送倉等等。
過去數年,酸菜魚、小龍蝦、牛蛙、烤魚等大單品賽道迎來了不少入局者,不少賽道變得越來越擁擠,洗牌加速,一些單品專門店也因此倒閉歇業,但這并不意味著特色大單品的路子就已經行不通了。
有行業人士表示,任何品類的發展都會經歷一個從野蠻生長到調整洗牌再到常態化發展的階段,最后整個賽道漸趨理性。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些特色大單品品類不僅不會消失,反而會不斷進步、進化,朝著穩定有序的成熟期邁進。
目前在廣東省、浙江省、福建省等沿海地區都分布著大小不同規模的牛蛙養殖產業。以廣東和福建兩省的產值來說所占比值比較大。牛蛙養殖行業當前的新型農業結構調整的一種經濟類養殖業。由于牛蛙的生長屬性,它的繁殖率相當快,容易養成,生長速度非常的快,適應性強,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牛蛙養殖行業中。
牛蛙目前在消費者心中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但是牛蛙的銷售渠道主要還是以餐飲店為主,零售所占的比例很小。因為牛蛙自己處理加工相對雞鴨魚肉來說會繁瑣一點,對烹飪的廚藝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大部分的人食用牛蛙品類食物都是在餐廳實現的,如大家所熟知的蛙來噠炭烤牛蛙,主打牛蛙品類的行業領軍代表,每天的牛蛙的銷量都是相當可觀的。現在人們已經意識到了牛蛙的營養價值,在消費者心中的認可和認知程度也都慢慢的提升。
從牛蛙品類餐飲店的崛起速度來看,牛蛙的市場需求已經得到一個很大程度的改善,牛蛙養殖業也是未來十分有前景的項目。
牛蛙養殖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牛蛙養殖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牛蛙養殖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關于牛蛙養殖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牛蛙養殖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