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為著力打造美麗整潔、文明有序的宜居宜業城鎮環境,提升鄉村品質,革一鎮嚴格按照“整治、規范、提升、發展”的工作思路,立標準、定規范、建機制,扎實開展和美城鄉“四大行動”,不斷提升鄉村“顏值”與“氣質”。
突出品質提升,全力推動城鎮管理有“面子”、有“里子”。圍繞精致管理目標,凝聚全鎮領導干部、村組干及群眾合力,通過畫好“經營紅線”、選好集鎮委員會、看好門前“五包”等方式,不斷規范經營場所,有效解決占道經營、環境衛生等問題。同時,建立商鋪包保責任機制,將全鎮各路段商鋪進行網格劃分,責任到人,要求包保干部對背街小巷商鋪占道經營、環境衛生進行每日一巡查。每周組織干部職工開展至少一次集中整治,重點清理集鎮建筑垃圾、沙堆、衛生死角、廣告等,并形成長效機制。截至目前,全鎮3條主干道、4條背街小巷均已畫上“經營紅線”,297家店鋪已明確52名領導干部進行包保,并清理占道經營、亂停亂放、亂搭亂建60余處、亂貼亂畫及廣告200余處。
堅持黨建引領,全力推動鄉村庭院有“顏值”、有“氣質”。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村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動員廣大黨員作表率、當先鋒、樹標桿,帶動群眾積極清理垃圾、破硬栽綠、安裝柵欄等,主動參與到“美麗庭院”示范戶評選中來。同時,結合縣“三大工程”庭院經濟發展,組織全鎮領導干部、駐村第一書記、村兩委及群眾開展鄉村庭院美化行動工作,通過發放倡議書、院壩會、面對面宣講等措施加強宣傳引導,營造鎮、村、農戶三方聯動的濃厚氛圍。截至目前,革一鎮已完成2090戶庭院建設,其中種植庭院1826戶、休閑民宿庭院21戶、魚池庭院、加工作坊庭院及養殖庭院243戶。
圍繞新風正氣,全力推動文明新風有“品味”、有“品德”。通過印刷宣傳標語、發放宣傳資料、播放苗漢雙語宣傳音頻等形式向群眾廣泛宣傳倡導文明新風,營造勤儉節約、尊老愛幼、愛護環境的文明新風氛圍。同時,緊緊圍繞“四控四減”目標,大力推動寨富驛點及民族團結食堂建設,將村內“紅白喜事”集中到“民族團結食堂”來辦,著力營造“和美城鄉人人共建,文明成果人人共享”的濃厚氛圍,引導廣大群眾摒棄陳規陋習,倡導文明節儉之風。截至目前,制定宣傳標語8條、重大事務公示欄6塊,發放宣傳冊、宣傳單等2200余份,與黨員干部、村“兩委”成員、鄉賢等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200余份,每周連續公開播放雙語宣傳音頻6小時以上。
強化宣傳宣講,全力推動法治教育有“溫度”、有“法度”。利用“趕場日”“端午節”等開展法治教育普及行動活動,充分發揮“苗歌普法”“苗歌調解”特色優勢,選拔和組建具有代表性的苗歌隊伍,深入各村開展調解糾紛現場模擬,以生動形象的形式引導群眾知法守法。同時,積極推進各村法治長廊、法治文化廣場、法治書屋等陣地建設,借助村級廣場、風雨長廊、民族團結食堂等載體開展法治漫畫、法治諺語、家規家訓創作活動,廣泛宣傳法律知識。截至目前,共走訪農戶3150戶,發放普法宣傳資料7200余份,解答群眾法律咨詢1910余人次,進一步增強了群眾學法用法守法觀念,形成學法懂法、遇事及時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良好氛圍。
下一步,革一鎮將堅決按照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不斷強化組織保障,健全工作機制,壓實工作責任,以昂揚的姿態、務實的作風、充足的干勁,全力以赴推動“四大行動”和“三大工程”落地見效。
臺江融媒記者 陶國華 邰光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