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觀察 >

青未了|崔中華專欄:凈影大峽谷

文圖|崔中華 編輯|燕子

這個夏天,和好多年的夏天一樣,炎熱潮濕,等待雨后的涼爽,等待讓人心焦,讓人無處遁逃。

冷氣很足的室內,是暫時的安身之處,衰老的目光透過窗戶,飛鳥的翅膀,按捺不住去遠方的沖動。


【資料圖】

歌聲,在遙遠的云端,你能感覺到那些飄渺的音符,跳躍,輕快的步履,是那位小女孩彈奏鋼琴的聲音,你看見她長大的身影,在河岸邊,水草葳蕤,小女孩一襲碎花黑裙,河水在流淌,短暫的幻象。

短暫的幻象,那條峽谷躺在微信群里,學生新魁在微信群里說有一個峽谷適合徒步,“凈影大峽谷”,很有意味的名字,不想讓它獨自躺在微信群里,靠近,觸摸,聽峽谷的風從耳邊吹過,就像好多年前的那次遠足,“從鵝屋到英姑峽”,在峽谷中行走,風沒有方向,峽谷就是的方向。

那么,就出發,在一個炎熱的午后。

(一)河流是河流的遠方

出發時間約定下午兩點半,在你的小院集合。小院子里靠近陽光房的長春花綻放著粉紅色,艷麗得耀眼。紫竹、太陽花、長壽花,清澈的井水浸潤著,韭菜畦里的韭菜,肥厚鮮嫩。

小院落靠近一條河流,河水在炎熱的夏天流淌著不一樣的涼爽。

你在小院落等待,透過窗戶打量正午寂靜的小院落,蝴蝶和蜜蜂在花叢中,寂寞也在花叢中。

同行的還是你的學生和朋友們:大力、新魁、文明、立方、志華、玉梅、建華、雪星、紅軍、廣臣,加上文明的大兒子,還不到十八歲,一米九的個頭,帥氣,英氣逼人。

開車的師傅姓王,開朗的性格,和他豐富的閱歷有關。

河流在車窗外,那個幻象也在車窗外。河流流淌著,河兩岸的水草和莊稼苗,綠色的波涌,和河流一樣向遠方延伸。

河流也去遠方,那些自由的魚蝦隨著河流一起去遠方。遠方是河流的夢想,也是魚蝦們的夢想。

你和車窗外的河流短暫作別,一路過去,你知道還會和許多河流相逢,它們在車窗外,有時在你的睡夢中。

河流的遠方也是你的遠方,河流的遠方也是河流的遠方,它們流淌著,途經那些熟悉的小城:衛輝、延津、新鄉、焦作、修武,這些小城像一粒粒散落的珍珠,每一粒珍珠都散放出它們各自的輝光。

途經那些熟悉的風景區:云臺山、八里溝、棗樹溝、青龍峽、峰林峽、關山、寶泉、回龍天界山、萬仙山、九連山,你和學生們用腳步丈量過的地方,每一個地方都有許許多多的故事和別樣的風景。

你和河流一起分享著這些風景,分享遠方帶給你的獨特感覺,遠離和遠離之后的快意人生,“長安三萬里”,白衣、仗劍、吟詩作畫、舉杯之后的抽刀斷水,潭水深深,情意深深。

(二)途中

和學生們在一起,有聊不完的話題,話題散漫,散漫的話題讓人放松。好久都沒有這樣的感覺了,陶淵明“久在藩籬內,復得返自然”的感覺,這樣的感覺真好,不再年輕的心還能聊一些散漫的話題,年輕慢慢走過來,你站在講臺上,學生們仰著的面孔寫滿逼人的青春。

聊的最多的是歌手刀郎的新歌“羅剎海市”,在這個炎熱的夏天,刀郎的新歌讓人的情緒得到釋放,像他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披著羊皮的狼”“沖動的懲罰”。有些歌,是需要好好聽的,“歲月如歌”,聽歌,何嘗不是聆聽生命流逝的聲音,記憶河流中的點點滴滴,讓回望的目光百感交集。

(三)后河村

預定的農家名字為“山里人家”,在焦作西河鄉后河村,一百多口人的小山村。小村與裴莊村、孤山村、影寺村、長嶺村、平頂窯村、桃園村、雙廟村、小東溝村、葡萄峪村、金嶺坡村、宋營村、東大掌村、黑巖村、虎路峪村相鄰。相鄰村莊的名字是一些詩意的名字,它們隱藏在大山深處,熠熠生輝。

從高速下來,四十多里的盤山道,車窗外的風景,群山的語言,在落日的余暉中,沉默,越過中年的心境,越過無人等候的山丘,“雖然已白了頭,喋喋不休,時不我予的哀愁”,胡須斑白的李宗盛和他的歌詞,暗合了你此時的心境。

六點半左右,到了后河村農家。農家緊靠著公路,在小山村的最東面。依次挨著的幾個農家,都是盧姓人家開的,平頂房依山而建,房頂上是鋼架鐵皮搭建的遮陽棚,堆放一些農具和雜物,也可以在上面休閑玩樂。農家前面寬寬的場地,種著高大的槐樹、核桃樹、柏樹,靠近公路的花壇中間,是一棵千年白皮松,高大巍峨,是小山村歷史的見證和守護小山村的樹魂。

預定的兩只柴雞在劈柴地鍋里燉著,遠遠就聞到了香氣。類似于古代鑊的鐵鍋里煮著玉米粥,玉米粥的香氣和劈柴地鍋里燉雞的香氣讓你感覺到小山村濃濃的煙火味,讓你想起許多年前在韓口喝的那一碗糊涂面條,想起沙灘村的那鍋土豆燉排骨,想起和學生們路過的那些村莊和每一個村莊留給你的美食印記,吹著涼爽的山風,卸下背上的行囊。

農家沒有院落,高高的場壩下面是是樹林,樹林的空隙間開出小片菜地,種著豆角、黃瓜和辣椒。沿著場壩向西走,有向下走的石階。石階連著小道,在樹林中穿行。小道兩邊,有養雞的籠子,小村的農舍散落在高高低低的樹林中間,俯瞰,農舍的屋頂和院落,透著遺世獨立的氣息。

時間尚早,你們沿著盤山公路徒步一個小時,讓饑餓感在徒步中變得強烈起來,然后好好享受一次農家的晚餐。

沿途的美景,落日的余暉把群山打扮得美艷異常。還有路中間的兩棵松樹,緊緊挨著,像一對生死相依的戀人,又像一對相濡以沫的夫妻,從兩棵樹傍邊輕輕繞過去,怕驚醒它們的美夢。

(四)晚宴

徒步回來,天色暗下來了,風很涼爽,天空中變幻的云朵,油畫的質感。

場壩的棚子下面,擺著餐桌,兩張長方桌上,擺滿菜肴:兩盆燉柴雞、油炸花生米、蒸野菜、熗綠豆芽、清炒豆角、韭菜炒柴雞蛋,小山村美食的饋贈。

來時帶的熟食也擺上餐桌:曹縣米家燒牛肉、哈爾濱紅腸、東明鹵豬肉和鹵豬蹄、辣椒醬,“未曾喝酒先吃菜”,向刀郎的“羅剎海市”致敬。

掛在棚子上面的電燈亮起來了,照亮桌子上的美食和你們團聚的面孔。酒是潭酒和習酒,醬香濃郁,注入酒杯,酒香襲人。饑腸轆轆的疲憊之身,安放在小山村夜晚涼爽的空氣中,安放在美食和美酒中,舉杯,酒意朦朧中,就有了溫情的回望。

那時2020年秋天的陽城李疙塔之行,你和你的學生們圍坐在一個農家大院子里的露天餐桌傍邊,享受一頓農家的晚餐。農家美食和東明小縣城的美食在一個遙遠的小山村不期而遇,浸潤著山村夜晚新鮮的空氣和涼涼的山風,浸潤著你和學生們三十多年一直保持著的情誼。你在“有時候會想起”那篇文字中提到了這種情誼,讓你感覺到自己的人生還不算太失敗。

你舉起酒杯,舉起山村夜晚給你帶來的歡愉,一杯酒下肚,山里的風吹過來了,吹得渾身通泰。

雖然不是白天,但同樣有了杜甫“白日放歌須縱酒”豪情,你和你的學生們,還有朋友們一起放下了許多瑣事,像朱自清一個人在荷塘邊漫步那樣“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得是個自由的人”。

這樣的自由彌足珍貴,這樣的自由讓你對明天充滿了期待。

回憶的酒杯又注滿了白酒,注滿了山村夜晚的風和小樹林的私語,注滿了和學生們一路走過來的歡歌。

主食上來了,剛蒸好的饅頭和剛熬好的玉米粥,主食讓晚餐接近尾聲,也是開啟另外一個場景的提示音。

晚餐后和學生們沿著盤山公路往西走去。安安靜靜的夜晚,就像和學生們徒步經過的那些地方和那些地方的夜晚一樣,韓口村、雙底村、馬武寨村,夜風很涼,輕撫著你發燙的面孔。

一抬頭滿天星輝,月亮也在天上,山里的夜空是如此的璀璨奪目,那些耀眼的星星和溫柔的月光,照亮回憶,照亮你衰老的面孔。真想就這樣一直走下去,走進星月同輝的遼闊和炫美。

(五)后河村的早晨

和學生們散步回來,農家主人正坐在場壩上納涼。主人是一位老者,五二年生人,七十一歲了,身板依然硬朗。

問老者姓氏,答曰姓盧,盧俊義的盧。水滸好漢,老者應該有習武情結,硬朗的身板彰顯出練武的痕跡。

和老者拉了一會家常,一個兒子在外打工,兩個女兒都參加了工作,一個在西河鄉政府上班,一位在衛生院上班,知識改變了命運。兒媳婦帶著孩子幫老者打理農家生意。

臺風“杜蘇芮”要來,天氣預報說有大到暴雨。和老者拉呱的過程中聽見夜鳥在叫,老者說是貓頭鷹的叫聲,貓頭鷹一叫雨應該下不下來了。老者話音剛落,雨就下來了,不大的雨點,但在小山村寂靜的夜晚卻感覺雨聲喧嘩。

一夜的雨,驚擾你時斷時續的夢。早晨五點多起來,雨停了,山里的空氣無比清新。

老人正在場壩里用類似于古代鑊的鍋熬玉米粥,他說熬的時間長粥才有香味,喝起來才熨帖。

山村的早晨沒有了雨聲,但有雞的叫聲,鳥的叫聲,風吹動樹枝的聲音。

學生們陸續起床,簡單地洗漱之后,是享用一頓農家的特色早餐。

四樣菜:辣炒茄絲、熗綠豆芽、熗白菜絲、涼拌黃瓜洋蔥,煮雞蛋、剛蒸好的饅頭、玉米粥。

還沒吃完早飯,雨又下起來了,農家老兩口和兒媳婦勸你們雨天不能徒步峽谷。如果雨一直不停,徒步大峽谷的計劃要泡湯了。

大峽谷的起點在小山村的下面,沿著向下的石階一路下去,就可以找到凈影大峽谷的入口,昨天一到后河村學生新魁就打聽到去峽谷的路線。

雨沒有停下來的跡象,只能重新選擇徒步路線。老人建議你們去凈影寺風景區,沿著公路走你們昨天走過的路線就到景區了。

(六)雨中,雨中

雨一直不停,只能沿著公路去凈影寺景區了。穿好雨衣,把背包放在農家,中午準備的路餐食物不用帶了,徒步回來在農家吃午飯。

輕裝徒步,下雨天也顯得很輕松,各種顏色的雨衣在陰沉的雨天是一抹亮麗的風景,從村東頭的白皮松出發,沿著公路往北走,路過那兩棵長在路中間的松樹,它們站立在雨中,緊緊地依偎在一起,依然像一對生死相依的戀人,又像一對相濡以沫的夫妻,雨中的柔情,像如歌的行板。

一路往西北,右面是山,左面是群山萬壑,站在路邊的觀景臺上西望,群峰競秀的壯美場景盡收眼底,那些山峰有一些詩意的名字,“睡美人”“鴛鴦峰”“雙乳峰”“睡佛嶺”“金雞峰”“臥蟾嶺”。雨中的百云繞著群山,挺拔的山峰,魯迅筆下“鐵的獸脊”,輕柔的白云纏繞,水墨畫的神韻,浸潤在雨中。

山谷幽深,一開始計劃好的徒步應該就在幽深的山谷中,但大雨將至,徒步峽谷已不可能,只能站在雨中,向凈影大峽谷行注目禮。

一路走過去,遇見的都是異鄉的風景。

幾株蜀葵長在路邊的山體下面,深紅色的花朵,在雨中分外耀眼。

兩棵柏樹一左一右,緊緊靠在山體上,也可以說幾乎鑲嵌在山體上,構成了“雙柏迎賓”溫馨畫面。

快到到景區門口,公路從兩山中間穿過,山上是成群的獼猴,拖家帶口,呼朋引伴,讓路邊的山峰活起來了。

雨越來越大,通往景區的路上空無一人,幽靜的山谷,只有你和學生們的腳步聲和歡笑聲。

因為下雨,因為你們出發時間較早,趕在景區關閉前你們進入了景區。

景區同樣空無一人。

凈影寺在雨中。紅墻黃瓦,蒼松翠柏,千年古剎,莊嚴肅穆。

講經閣在雨中。始建于北周的講經閣,歷朝歷代多有修復,慧遠法師在此講經說法。明代弘治進士王守仁游覽后有詩云:遠公說法有高臺,一垛青蓮云外開。臺上久無獅子吼,野狐時復聽經來。

“雙姑峰”在雨中。一大一小,大的是皇姑峰,小的是宮女峰。雙峰中間,有一個觀景臺,可以鳥瞰凈影湖的秀美景色。

雙塔橋也在雨中。站在橋上,可以看到凈影湖中一尊由漢白玉雕刻而成的水月觀音,她以青山為鄰、與綠水為伴,靜觀水中之月,仿佛保佑著人世間風調雨順。

你和你的學生們也在雨中,聽雨滴落在凈影湖中的聲音,聽大峽谷中陣陣風聲,聽松樹林中陣陣濤聲,聽得流連忘返,如癡如醉。

作者簡介:崔中華,供職于山東省菏澤市教育局。有文字散見報刊,有散文集《教過書的人》《如果大雪封門》《一抬頭滿天星輝》《天秋月又滿》出版。有作品入選《師心有痕》《師者行吟》《師意盎然》《師墨飄香》《師興曠遠》

壹點號心夢文學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