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炎炎夏日,游泳、戲水等活動成為很多人消暑的不二之選。然而每年暑期,都會出現因游泳、戲水導致的溺亡慘劇。天津游泳教練王嶸給市民提出幾點下水安全提示。
玩水場所 暗藏危險
未成年人不要私自下水游泳;不要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要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隊的情況下游泳;不要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要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不要擅自下水施救。需要明確的是,普通玩水不等于正規游泳。身邊有些游泳館或水上體驗館,其實并不算是游泳。一些水上樂園,特別是淺水區、造浪區,其實也不是游泳。但這種玩水,往往比真正的游泳還危險。
家長帶娃玩水,一定不要讓孩子單獨處于水中,同時要隨時讓孩子在自己的監管范圍和視線內。孩子一旦面部浸入水下,如果沒人幫助,是很難完成自救的。而只要5厘米深的水,面部浸入2分鐘,就可能導致窒息;浸入10分鐘,大腦就會出現不可逆損傷。所以不論是在家、在海邊,還是在游泳館、水上樂園,玩水時,必須都要警惕溺水風險。
安全隱患 切莫大意
在一些公共區域,如海邊、岸邊、江邊,雖然沒下水,其實也潛藏著危險。比如一些江邊、河邊,地勢比較復雜,甚至一些堤岸非常陡峭,夏季潮濕,堤岸上有苔蘚等,玩耍時極易滑落到水中。
有的市民認為,我戴了救生圈、充氣床等保護措施,就不會有危險了。其實,這些充氣的設施,只是一個輔助的工具。特別是充氣床,極易發生側翻、倒扣等危險情況。另外,在一些造浪戲水區或海邊,極易把人扣在浪下,非常危險。
如遇溺水 學會自救
如果不是專業的救生人員,遇到有人溺水,不建議貿然下水施救。可以在岸邊,借助一些設施進行力所能及的緊急施救。
另外,可以學習一些溺水自救的方法。比如:遇溺水,盡量保持冷靜,在放松的狀態下,控制呼吸,盡量縮短深呼吸,以避免嗆水;雙臂向外展開,雙手向上拍打水面,以便提高浮力,以達到最好的漂浮姿態;輕輕向后仰,讓身體處于仰臥姿態,然后再慢慢側滑進入側臥姿態,頭部和上半身向上,雙腿和下半身下沉。同時,將身體轉向水流方向,以便更容易控制身體的穩定性,保持冷靜,等待救援。(記者莊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