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參考消息網6月13日報道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6月12日報道,在日本,由于禽流感導致的雞蛋短缺,“人造蛋”正受到關注。
人造蛋作為以植物性原料制成的植物基食材大約1年前開始正式投入市場。不僅在家庭,在餐飲店也開始使用。
食品企業可果美從大約1年前開始銷售以胡蘿卜和蕓豆等原料制成的糊狀“Ever Egg”冷凍產品,并于今年4月推出了使用Ever Egg的常溫產品,同時也啟動了面向餐飲行業等的商業銷售。
烹飪Ever Egg時可使用微波爐等加熱。據稱再現了雞蛋松軟的口感和顏色,可以作為蛋包飯和雞肉雞蛋蓋飯等的食材。
預計植物基的人造蛋的全球市場規模在2022年約為2600億日元,到2030年將達到1.2萬億日元。可果美的負責人認為,這是“今后市場有望擴大的領域”,于2021年4月與一家專注于植物性食品的公司開展業務合作,花費約1年推進了Ever Egg的共同開發。
Ever Egg上市約半年后,日本國內發生了禽流感,雞蛋供不應求。據悉不斷有人咨詢Ever Egg能否用來代替雞蛋。
此外,食品企業丘比也從2022年3月開始銷售源自植物的“HOBOTAMA”。這種用脫脂杏仁粉制成的食材在加熱后會像雞蛋一樣凝固,可以用來做炒飯等。
從2022年秋季開始,禽流感在日本全國蔓延。到目前為止,1700多萬只雞被撲殺。由于雞蛋供不應求,一些超市采取了“每人限購一盒”等措施。
東京市場上的雞蛋批發價目前為每公斤350日元左右,1年內上漲了6成。
因雞蛋價格上漲,人造蛋受到關注,但實際上兩者的價格存在差異,因此人造蛋似乎很難取代雞蛋。比如“HOBOTAMA”的價格是雞蛋的5倍左右。各公司始終以植物來源作為賣點進行推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