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對人體的影響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酒精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它可以通過血液循環進入人體的各個器官,對其產生不利的影響。酒精的代謝主要發生在肝臟,因此肝臟是酒精的首要受害者。
1.肝臟
肝臟是人體的解毒器官,它可以將酒精轉化為乙醛和乙酸,然后排出體外。但是,當飲酒過量時,肝臟無法及時清除酒精,導致酒精在體內積累,對肝細胞造成直接的毒性損傷。長期過量飲酒還會引起肝細胞變性、壞死、纖維化,形成酒精性肝硬化,增加肝癌的發生風險。
2.大腦
酒精可以通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對神經元產生興奮或抑制的作用。短期內,酒精可以使人感到放松、愉快、自信等,但也會影響判斷力、記憶力和反應能力等。長期過量飲酒則會導致神經元死亡、腦萎縮、B族維生素缺乏等,引發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如失眠、焦慮、抑郁、韋尼克腦病等。
3.營養
酒精本身含有一定的能量,但它不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其他營養素,如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等。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其他食物的攝入減少,從而造成營養不良的情況。營養不良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力、抵抗力和修復能力,使身體更容易受到感染和損傷。
4.胃
胃是消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分泌胃液來幫助消化食物。但是,當過量飲酒時,酒精會刺激胃黏膜,使其發炎、出血、潰瘍等。這些癥狀會影響食欲、消化和吸收,進一步加重營養不良的問題。嚴重時還會危及生命。
5.心肺
心肺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它們可以為全身提供氧氣和血液。但是,當過量飲酒時,酒精會抑制呼吸中樞和心跳中樞,造成呼吸暫停或呼吸衰竭,導致缺氧和窒息。同時,酒精還會干擾心臟的電生理活動,誘發惡性心律失常,增加心臟驟停和猝死的風險。
男性長期不飲酒,一段時間后,身體會出現5大變化
1、血壓恢復正常
長期酗酒是導致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之一。因為酒精中的乙醇會讓血管收縮,而酒精的代謝產物乙醛有舒張血管的作用。這樣在兩種不同物質的作用下,血管會反復收縮舒張,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而戒酒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可以下降4mmHg,正常人血壓可以下降2mmHg。
2、頭腦變得清醒
長期酗酒會讓大腦反應變得遲鈍,出現定向功能障礙,記憶力減退、總是迷迷糊糊等情況。而戒酒后大腦功能逐漸恢復,感知能力、思維和控制能力都可以恢復正常,睡眠質量也會慢慢提高。
3、口腔、腸胃功能變好
酒精會讓胃腸道對B族維生素的吸收能力下降,從而導致身體缺乏B族維生素,以致引發口腔潰瘍、口角炎等疾病。此外,酒精會刺激胃黏膜,誘發反酸嘔吐,導致腹脹等情況,空腹飲酒甚至會誘發胃穿孔和胃出血。而戒酒以后,這些現象都能得到改善,口腔和腸胃道功能會慢慢變好。
4、肝腎功能會好轉
酒精除了會對肝細胞造成直接傷害,還會增加腎臟的代謝壓力,導致排尿量和排尿次數增加,從而增加了患上腎臟疾病的風險。所以當戒酒后,肝腎功能得以修復,會慢慢好轉,一般情況下酗酒的人在戒酒半年到1年后,肝腎功能就會恢復。
5、情緒穩定,心情變好
長期酗酒的人,在酒精的刺激麻醉下,脾氣會變得暴躁易怒,情緒變得非常不穩定。不過這些情況在戒完酒后都會迎刃而解。當戒酒后,頭不會再疼了,心情變好了,情緒也平穩了,精神自然也會變得更加飽滿。
這樣做可減少酒精對身體的傷害
如果你想減少酒精對身體的傷害,除了戒酒或者少喝酒,還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你:
喝酒前吃點東西
喝酒之前先吃點東西,既可以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保護層,減少酒精對胃壁的直接刺激,又使酒精和食物混合在一起,降低酒精的濃度,從而避免酒精的快速吸收。比如奶制品和淀粉類主食,都是很好的選擇。
吃點維生素B族
B族維生素是酒精在肝臟代謝過程中的必需營養素,餐前攝入一些B族維生素,可以幫助酒精在體內的代謝,減少酒精對身體的傷害。比如瘦肉、蛋類、豆類、堅果等食物,都富含B族維生素。
餐中多喝水或湯
想要減少酒精的傷害,還可以通過湯和水對酒精進行稀釋,特別是在飲酒過程中不斷喝水或湯類等飲品,是稀釋酒精最好的方法。這樣可以降低血液中的酒精濃度,減輕肝臟的負擔。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喝酒對身體有很大的害處,應該盡量避免或者控制。
如果你想保持健康長壽,建議你戒酒或者少喝酒,同時多吃一些健康的食物,多進行一些適當的運動,這樣才能讓身體更加健康,生命更加長久。
來源:新浪新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