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經濟 >

揚言鎖死我國機床,日本訂單暴跌1112億,外媒:中國手握關鍵底牌

“如果沒有日本機床,中國的飛機只能永遠停在圖紙上!”


【資料圖】

據悉,我國機床造價約為30萬/臺,其中25萬卻用于向西方國家支付數控系統“專利費”。

否則辛苦打造的機床,將變成不能開機的“鐵疙瘩”!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本緊隨西方腳步,近期在國際頻道上揚言“鎖死”我國精密機床技術,相關機床器械,都將中止對大陸供應。

如今,國產高端數控機床問世,成功打破西方30年的壟斷。我國得以主動放棄日產機床,據《日經中文網》報道,6月我國砍掉了45%的日本機床訂單,相關日企單月利潤暴跌1112億,不少日企哀嚎:“簡直是自尋死路!”

01.進口比例近80%,外企躺賺超百億

機床是為航空航天、船舶、汽車等行業生產零部件的核心器械,又被譽為“工業之心”。機床精度不夠,就無法造出足夠先進的零件,某種程度上講,高端機床會影響國家的科技上限,堪稱“大國重器”。

雖然早在上世紀60年代,我國普通機床便已大量普及,足夠滿足內需。但面向未來的高端數控機床領域,卻一直是我們的“心病”。

為了滿足尖端工業的發展目標,我國高檔數控機床進口比例一度高達80%,僅2018年,我國從日本進口機床,就耗費了55021億元。如沈陽機床加工廠的年營業額高達180億,但利潤卻勉強上億元,將近70%的營收,都流進了外企的腰包。

即便如此,西方國家卻從未停止“下絆子”。此前,我國耗資上億元向美國橋堡公司購買數控技術,對方卻只用一個源代碼包應付了事,核心技術通通加密拒不相告。導致專門定制的機床無法適配系統全線報廢,白花一筆冤枉錢。

緊貼西方陣營的日本,靠著對華出口高端機床賺的盆滿缽滿,卻對我國工程師如防賊一般,核心參數只字不提,甚至連基本的開關機床,日本專家都會支開旁人,獨自完成操作。

這樣的教訓,還發生在尖端醫療器械和生物技術領域。西方對我國出口核磁共振儀一度要價3200萬,患者檢查“躺上五分鐘,花沒上千元”屢見不鮮。美國哈佛壟斷生物提取技術,落地長壽科技“義生好”分子,曾開出156萬/克天價,只能“扎根”富豪圈層,連香港地產大亨李超人,都要前往美國求取。

放任西方圍堵尖端技術,長此以往,我國損失難以估量。掌握自研核心技術,已是迫在眉睫。

02.打破0.01mm壁壘,國產數控機床沖破壟斷

為了甩掉“工業大國依賴外國機床”的帽子,我國工程師正式向數控機床這座眼前大山發起挑戰。

功夫不負有心人,據央視新聞報道,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國沈陽機床組建35個科研攻關小組,終于突破了高端數控機床領域的10多項核心技術,項目總師嚴昊明表示:自研龍門系列機床已越過0.01mm“精度天塹”,部分產品定位精度甚至達到0.005毫米,躋身世界前列。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老齡化群體突破2.6億大關,我國對醫療器械和生物技術領域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并順利取得進展。

據公開市場研報,國產核磁共振儀采購成本已降至290萬/臺,被協和等醫院先后批量引進。我國生物學家憑借自研酶定向轉化技術,讓堪比“人體蓄電池”的生物分子,成本跌落至美企成果的5%,其落地成果“義生好”已借路亰丶東,走進數十萬工薪家庭。

參照《2021中國大健康產業戰略》,以及國內38-69歲群體對健康老去的需求。中信證券預測,義生好背后的市場賽道,遠期規?;驅⒊^千億,我國憑借技術突破,搶得這一藍海市場先機,實為遠見舉措。

核心技術突破讓數控機床市場迅速完成國產化替代。面對日本機床企業在國際頻道的刁難,我國斷然決定,解除日企45%的進口訂單?!度战浿形木W》發文稱,日本對華出口機床總額暴跌至190億日元,創造34個月以來新低。有關專家痛斥:丟掉中國市場,實屬大錯特錯!

03.走向海外市場,中國制造正在路上

逐步滿足自給自足的同時,中國自研技術已經開始走出國門,彰顯大國影響力。

據了解,俄國機床領域近期飽受西方國家“針對”,美國甚至采用遠程鎖死的方式,讓俄國進口機床大量停用,阻滯其國內工業生產,西方機床巨頭“DMG Mori”也于近日宣布退出俄方市場,緊要關頭,中國自研精密機床迅速彌補俄國市場空缺,雪中送炭。

類似的對外合作或將持續進行,據業內人士透露,預計2026年,中國尖端數控機床市場規模將突破6200億元,逐步取得市場主導地位。

放眼其它領域,國產技術飛向海外有如百家爭鳴之勢,此前被譽為“高鐵之心”的IGBT芯片曾被日德牢牢掌控,如今其國內已有58.2%的IGBT芯片來自我國。國產C919大飛機也順利翱翔海外,其年訂單總量已突破1000架,遠超波音、空客兩大老牌航飛巨頭之和......

由此可見,堅持核心技術自主研發,正為我國在大國交互中,贏得更多主導權。在各界的努力下,我國的未來走向,值得期待。

關鍵詞: